疥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著名画家韩城人秦惠浪和他的一颗初心
TUhjnbcbe - 2022/6/17 16:02:00

画家秦惠浪

鸣谢

感谢张婷、杨文侠女士、王学*、张勇先生对本文写作提供的无私帮助,你们这种弥足珍贵的大爱情怀,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源泉所在!

图/秦惠浪

秦惠浪(—),陕西韩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自号司马坡下人,笔名“周村牧童”“哭无声”“我行我素”等。秦惠浪博学多才,爱好广泛,精通音乐、书法、绘画等。他的画作受导师石鲁影响较深,构思精巧,个性鲜明,浑然天成。著名书画家何海霞评价他说:“惠浪的人物画笔墨酣畅,功力深厚,布局严谨。”出版有《秦惠浪书画集》、连环画《文革后期》和部分年画作品。主要作品有《天门街斗乐图》《晒着暖暖吃的香》《日出而作》《米芾拜石》《丝路魂兮长安来》等。

许多年以后,当名噪省城的画家秦惠浪倒在血泊中的时候,和先前成百上千次回想起老秀才为他取名的故事一样,他的脑海中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出了当年爷爷抱着他在村子里蹓跶时的情形。他知道他的人生由荒诞开始,又将由荒诞结束,他是实实在在地在人世间浪了一回。

秦惠浪是12月份出生的。从这个月到来年春天的这段时间,正是农人们一年中少有的散淡光景。吃罢午饭,爷爷抱着小秦惠浪走出家门,在村巷中有一打没一打地闲逛。乡村的巷子里布满了故事,人们在巷子里吃饭、下棋、闲逛、聊天,就连鸡、鸭、猪、羊、牛也愿意混杂其中,偷听人们谈天说地,偷看他们打情骂俏。许多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无法理解几条光溜溜的村巷有什么逛头。理所当然他们也就弄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在巷子里玩捉迷藏、骑驴、打仗、推铁圈子的游戏。但是土生土长的秀才可以。午后的阳光很好,爷爷抱着秦惠浪由前巷转到后巷,又由后巷转到前巷,嘴里还像是二十年前他怀抱着儿子时那样像模像样地哼着秦腔。就在这当儿,他和邻里的那个老秀才相遇了。老秀才张口就说:“你们爷孙俩到处游来逛去,可真会浪啊,干脆就给孙子取名叫会浪吧!”从此,爷爷怀里的这个孙子就叫“秦会浪”了。

“浪”是我们韩城土话,意思跟“逛”差不多。但细细品味,二者又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逛”含有专程、特意的意思,但是“浪”却没有,“浪”比“逛”更悠闲,更洒脱,更能突出人醉心享受的状态。然而“会浪”这个名字终归不是很雅观,我猜想当秦惠浪的爷爷向家人通报这个名字时,秦惠浪的父亲一定气晕了。秦惠浪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在他的眼里,“会浪”这个名字既不顺口,又不好听,比老秀才当初给他起的“喜娃”还要土气。可是他心里纵使再不喜欢,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当地这种取名的风俗搞得教书先生没有任何脾气。但教书先生有教书先生的办法,他只思忖了不到两秒钟,“秦会浪”便摇身一变成了“秦惠浪”。

说真的,秦惠浪的父亲应该知足,因为秀才并非都像我们想的那样是“才之秀者”,就冲这个人能把秀才做老,他肚子里的墨水也多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这个名字比起农村比比皆是的丑娃、黑猫、狗蛋文气多了。老秀才已经尽力了呀!我不知道小秦惠浪对这个名字是啥态度,但成年后的他很达观地接受了这一切,他的画作《取名》表现的就是这个主题。秦惠浪的父亲和爷爷,包括老秀才本人不会知道,这个看似随意的“浪”字,将会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

当“秦会浪”成为“秦惠浪”时,所有的猜想和疑问都似乎迎刃而解了,他成了一颗远近闻名的学习种子。从记事时起,他就趴在土院子里,学着母亲的样子在地上画呀画的。秦惠浪的母亲是位民间艺人,她剪纸、画画样样在行,虽然她用的材料是硬纸板,染料是自制的花草汁液,墨是常见的锅灰,但这并不影响她会做得很出色。小秦惠浪对母亲终日摆弄的这些东西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他从朴实的母亲身上继承了对艺术的痴迷,他的绘画生涯就这样无师自通地开始了。稍大一点,秦惠浪就将母亲的《芥子园画谱》据为己有。他是那样贪心,每天出门放羊时都随身携带着它,细细地揣摩。就是偶尔帮奶奶磨次面,他也忘不了拿上画册,边赶驴连翻阅。

上学了,学童秦惠浪几乎毫不费力地学会了《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它不就是那个冬天和它之后的那些日子,爷爷抱着他时不止一次看到过的情景吗?其实他早就会了,他躺在爷爷的肩膀上时就会了。可是念书毕竟是件苦差事,而且在秦惠浪小的那阵,念书其实是唱书。书唱起来虽然动听,但要从一大早起来唱到吃早饭还真让人有点吃不消。书唱累了,孩子们就变着法应付先生。于是乎,只要先生一离开教室回到房间去,他们的声音便会像落潮般低沉下去。先生一从房间里走出来,他们的声音又会像涨潮时那样陡地上涨。就像我们先前从电影中看到的那个样子,这些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的孩子们心思全然不在书本上,他们一边扯着嗓子唱书,一边却偷偷地瞄着先生手里的红哨子,或是望着校门外的东崖。他们知道只要太阳照到了那个叫做“鳖盖”的斜坡上面,先生定会吹响手里的红哨子放他们回家。

如果碰巧刚吃过午饭,碰巧先生又陶醉在了课文之中,看似寂静的课堂其实早就暗流涌动,孩子们挤眉弄眼的挤眉弄眼,做小动作的做小动作,往日令人生厌的教室也一改它的庄严肃穆,悄悄洋溢着一股欢快的气氛。此时此刻,秦惠浪会扔下课本,旁若无人地捏起泥人。“你们一个个不好好学习,跑到学校里面浪来了?”满腹经纶的先生被气得说起了土话。先生的清规戒律很多,固然手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打得红肿,但孩子们仍旧是把先生的话当作耳旁风。先生没有法子,只好在放学时将这些调皮捣蛋*们留下来,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开小灶。记忆中,年轻的秦惠浪是那样的淘气,以至于好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些事,他的心里仍旧充满了对老师的歉疚。

但童年的生活不光有刻板,还有快乐。那时候城区一带的庙宇很多,有疙瘩庙、二郎庙、大禹庙、城隍庙、高神殿,还有文庙。有庙就有社戏,每每看完戏,秦惠浪会问大人要上五分钱,买上一大碗羊肉饸饹或者醪糟吃,而大人们在这个时候总是表现得相当慷慨大度。有那么几年,疥疮会搅扰了秦惠浪的兴致,这时候奶奶会拉着他的手,上娘娘庙去求药。擦过了香灰,头上的疥疮竟然神奇地好了。秦惠浪又可以兴高采烈地去看社戏,或是淌过澽水河,爬到外婆家的大树上看汽车了。在秦惠浪的眼里,就连那屋后的菜园子、水池子也都充满了诗意。当然了,如果仅仅只有这些,秦惠浪也许就不是秦惠浪了,他的心思是那样稠密,他会书不离手,箫不离口,也会坐在枣树上边吃红枣边撒尿,更会在*河滩边放羊时,顺着风刮去的方向,美美地吼上一晌午自编的秦腔尿床歌。

真正的挑战发生在秦惠浪复员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因为出色的演奏才能,由西安市周边公社的一个文书,调入了西安铁路信号厂工作。两年之后,他又进入了省戏曲研究院工作。在这里,他写歌、填词,研究壁画、石艺、舞美、设计,沉寂了多年的绘画潜能终于迎来了爆发。只用了两三年时间,他就神不知*不觉地由一名演奏家,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付出总有回报,几年之后,他代表陕西艺术界参加了时任*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的画作被北京饭店等国内知名单位收藏。就连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王子武都惊叹于他的进步,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他在调离陕西时说:“请注意惠浪这个小伙子!”许多人说他是踩着国内知名画家的肩膀在前进,他们想不会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钟情于乡情、钟情于*土高原、钟情于仓颉、老子、司马迁、姜子牙、林则徐、情素、李龟年、王维这些历史人物?为什么他画了《日出而作》《惊蛰》《午归》和《割草》,还要画《绕绕杆上的花》与《厚厚*土情》?画了《咱来一段秦腔》《晒着暖暖吃得香》《妹妹你大胆往前走》,还要画《陕北艺人说书图》与《丝路魂兮长安来》?他们不会知道,那些画是他从小到大看到脑子里来的,他不吐不快。也正是在这反复的吟咏中,他将自己的那颗忠于人类文明的初心,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几乎就在人们惊诧于他成长的同时,秦惠浪投到了“长安画派”领*人物石鲁的门下。石鲁是个近乎疯傻的画家,有人说他的画作弥漫着一股“黑、重、怪、野”之气,但石鲁并不以为然,他还专门题写了一首打油诗回应这种说法,他写道:“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谓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秦惠浪由导师那里继承了黑与重,并适当融入了学院派的机巧。他的画作不论是繁密与简逸,从容与紧迫,均是兴之所至,幅幅饱含真情。他的《罐舞》《阿细跳月》《傣家姑娘》无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千古俑魂》《后来就变成了拴马石》《咱来一段秦腔》《半坡的歌》《血寰祭》,则毫不掩饰自己对人生重大课题的思索。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他的乡情画、西部风情画和历史画,无不沉淀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看他的作品,恰像是阅读一部他本人的成长史、浪迹天涯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他的画作是可以当作历史书来读的,他及他之后的我们这一代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个司马坡下人,他倒像是跑到画作中“浪”来了。

可以这样说,终其一生,秦惠浪都在老秀才送给他的这个“浪”字里面打转转。他上北京作画是“浪”,到司马庙、禹门口、陕南、半坡、姑苏、新疆写生是“浪”,赴加拿大、美国巡回讲学、举办个人画展是“浪”。他的妻子是作品《路遇》中那个沉静内敛,只顾低头骑车的女子。就是他的死,也与这个“浪”字不无关系。年一个冬日的深夜,两个为钱发疯的吸*人员闯入秦惠浪家中,将其一家四口杀害。那时候,他的巨副画作《盛世长安》刚刚完成了一半,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冬日的夜晚戛然而止了。这两个愚昧的浪子,他们不会知道他们杀死的是陕西画界一缕艺术的灵光。

秦惠浪去了,他走得太匆忙,许多他浪过世界还没有来得及向我们展示。就是这篇小文,充其量也只是对《秦惠浪书画集》——他的部分作品的解读。但我想作品是一个人走过后留存在现实世界里的痕迹,是他的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这里斗胆说一句:这个“浪”字成全了秦惠浪,并最终毁灭了他。换句话说,记住他的这个“浪”字,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

年4月1日星期六

版权声明:本文由秦时明月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否则视作侵权。合作联系。

秦时明月

墨水快流!

1
查看完整版本: 著名画家韩城人秦惠浪和他的一颗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