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正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日之时,永嘉一批致力于救亡图存、共济时艰的志士在溪水悠悠、青山隐隐的枫林,创办永嘉县私立济时中学。翌年3月,校董会招请校董金嵘轩先生来校,商议筹募资金和呈报立案等事宜。校长徐石麟先生见金嵘轩富有管理学校的才能,即辞职让贤,推金嵘轩为校长。8月,正是酷暑季节,金嵘轩踏着崎岖的山路正式到校视事。济时中学从枫林起基,渠口建新舍,在此,他呕心沥血,艰苦创业,整整度过了6个春秋,把这所屹立于瓯江北岸唯一的中学办成一所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战时乡村学校。
金嵘轩像
年9月,金嵘轩上任不久,便为济中制定、手书了校训:“整——一起振作精神;齐——全体团结一致;勤——大家为公努力;朴——随处实事求是。”校训对每个学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整:通过“管”,做到“自治”;齐:通过“教”,做到“自觉”;勤:通过“养”,做到“自动”;朴:通过“卫”,做到自立。
金嵘轩曾撰文指出:“学校是文化机关,学校教育是文化建设事业,因为学校是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就是引导人由偏于个人情绪的私生活,进展到能加入社会人群互谋共存共荣的公生活。”济中校训体现的正是金嵘轩一贯提倡的育人主张——培养具有为社会人群互谋共存共荣的公共心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有一心为公的服务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一致,为改造中国社会,促进民族文化而努力奋斗。
济时中学校训及其标语
与此同时,金嵘轩即着手确定办学目标,整顿行*组织,制订规章制度。金嵘轩主持拟定的济时中学的办学宗旨是:教育应适应抗战时代,实施乡村中学教育,养成能改造中国社会,促进民族文化之健全青年。根据办学宗旨,学校拟定四大教育目标:推行地方自治,促进乡村文化,提倡生产教育,发挥劳作精神。为了实施这个宗旨和目标,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校行*组织大纲,各级段的教学计划,级任导师及值周值日导师职责,学生礼貌训练和新生入学训练办法,生产教育实施计划,校务会议规则,各科教学研究会规则,学业成绩考查规则,学生奖惩规则,学生自治会规则,经济稽核委员会简章等,对学校行*、训导、教学、体育卫生、后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辅以学日、学周、学月、学期的实施计划,使办学宗旨、目标落到实处。例如《学生礼貌训练计划》规定,学生进门前要轻轻地敲门,上下楼要轻轻地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从入学开始培养。
济时中学是应时济世而诞生的一所私立学校,对于培养人才,金嵘轩倡导:“适合战时的需要”,“养成现代新青年的德性及体魄”,“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并促进智育、德育、体育、群育、职育五育之发展。”五育中的群育,要求学生养成和睦友爱,敦品励学的善良团体风气;职育,要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情趣,劳作的性能和生产知能。金嵘轩认为,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团结一致,抗日爱国的公共心和培养自治、自觉、自励、自立的能力。思想教育方面:济时中学把抗日建国、民族气节的教育放在首位。学校规定“举行抗战建国宣传及国耻宣传”,“提高学生抗战情绪。”同时“训导学生适应战时环境,实行战时生活”。为焕发学生精神,学校时常举行抗战时局报告会,出征*人家属招待会等,并在学生中成立*事训练团,对高年级学生实行*事训练。学校成立济中剧团,积极排演宣传抗日节目,以标语、歌曲、剧本为武器,到乡村巡回演出。据《济中一览》记载,这种宣传活动自年始至年抗战胜利,从未间断,深受各地乡村群众欢迎。
据老校友回忆,当时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事式的,每天作息信号不是打钟摇铃,而是吹号。一日三餐总是先在操场上排队唱歌,然后再行用膳。天晴日,必在早、晚餐前举行升降国旗仪式。一听号声便快速集合,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并要求做到“快、齐、静”。以此养成学生严明的纪律。
教学改革方面:提倡自学辅导教学法;注意乡土教育;着重勤劳作业;实施农业生产教育,把劳作科改为农业劳动科;增设战时特殊讲座。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确定教学原则五条:“①养成学生自学的兴趣;②均齐学生各科的程度;③培植学生职业知能;④改进各科教学的方法;⑤发挥教学行*的效率。”同时,提醒“注意各级智能较差学生课外之督导”。
学校的功课表从不填满,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从事课外阅读、课外竞赛,发展特长和智能。学校每学年举行作文竞赛。年作文竞赛初赛题为:“青年应有生产之技能”,复赛题为“学问为济世之本”。至于其它的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据年下半年的周会活动的记载:第三周,中秋赏月会;第四、五周,联欢会;第六周,民族英雄史略报告会(报告代表由各级推定1人担任);第七周,笑话比赛会;第八周,各县风俗报告会(各县学生中指定代表担任);第九周,国父遗教讲演比赛会;第十周,学术讲演会;第十一周,国语讲演比赛会;第十二周,世界发明家史略报告会(二、三年级学生担任);第十三周,唱歌比赛会;第十四周,辩论会(由各级推定代表一人参加,分正反方两组);第十五周,英语背诵比赛会;第十六、十七周,游艺大会;第十八周,童子*表演;第十九周,初三毕业生欢送会。这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添了学生的知识。
体育卫生方面:金嵘轩对体育卫生的倡导,可谓言教身传,身体力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练气功、打太极、洗冷水,直至他的晚年。凡是亲受他教诲的,都目睹他即使是严冬的清晨,也穿着薄衣衫活跃在操场上。他抓体育卫生,措施之具体、落实,是世所少闻的。在年的教导计划上,写着学校对锻炼体魄的几项要求:①普及学生课外活动,并取缔其请假;②积极督促学生出席朝操、晚操及课外实习;③奖励各项课外竞赛(如小竞赛会、运动会)及劳动服务(如教室寝室值日服务,校容整理服务,民众教育服务);④实行野外演习(如爬山比赛,越野赛跑,远足郊游,露营演习,防空演习);⑤举行体格检查(开学后三周内一次,学期结束前三周一次);⑥注意学生营养(根据学生营养督促表,督促学生食用指定营养食品)及疾病;⑦提倡洗澡(暑天每周两次,冬天每周一次);⑧根治砂眼及疥疮;⑨提倡自然界欣赏及课余正常娱乐;⑩组织体育委员会;举行运动会。学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卫生,年3月1日,全校分发给学生牙刷,并指导刷牙方法,养成学生刷牙漱洗的习惯。学校尤其重视对学生运动道德,努力精神的培养,并将其列入体育考查的内容。体育成绩的考查还包括清洁检查,健康比赛、常识检测等,考查规定之细,也是罕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强健学生之体魄,文明其精神。
生产劳动方面:金嵘轩在办学中把生产劳动摆在重要的教育位置。学校为推动劳动教育,特地制订了《学生劳动服务计划》和《生产教育实施大纲》,其目的“为培养学生作战的性能”,“为适应战时环境”,“磨练学生服务的精神”;同时,“以增进学生的食料营养与生产知能”。当时,生产的项目有农艺、园艺、制造、饲养等,女生还增设烹饪、裁缝与洗染,以及学习养蚕等。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学校倡导学生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努力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如校园路道建设、开凿水井、建造操场司令台等,学校都是发动学生参与劳动。当时,校内有十五余亩农地,学校规定全部用来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奖励学生从事于四季农作物及蔬菜之栽培,所有松土、播种、施肥、除草、除虫以及收获、销售等工作,均由学生担任。”
为使学校教育与改造社会有更紧密的联系,金嵘轩提出“学校社会化,社会学校化”,把学校办成开放的大众的学校。为此,学校在二、三年级添设社会建设及小学教育常识功课,并制订兼办社教计划,带领学生开展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如开展抗日建国宣传,举行社会调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征募寒衣,慰劳出征*人家属,清扫渠口村道路及沟渎等。在暑假期间,学校还部署学生向社会开展劳动服务,发动学生回乡参加当地建设乡村运动,开展植树、防害、救灾、户口调查、识字教育等,调查当地物价、生产情况,参与筹划或改进乡镇中心学校或国民学校的工作。
学校发动学生参与社会教育,起到了学校为社会服务和学生受到社会实践教育的双重作用,实现了学校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育人的办学宗旨。
金嵘轩办学,特别重视师资质量。金嵘轩担任济中校长期间,应他之聘来任教者大多是学有专长的名师。据年9月统计,全校26位教师,日本东京高师、工大毕业的5人,复旦及上海各大学毕业的12人。马味仲、谢循贯和胡荣铨等专家学者都曾是该校教师。曾与金贯真、胡识因一起留苏的何止铮也在受邀之列。同为校董的陈修仁著有几何教科书几种,经国民*府教育部审定,获准全国发行。当时,他被国内教育界誉为“几何大王”。教导主任王亦文亲自担任“教育”和“社会建设”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的“社会建设”课本由他自己编写,课堂教学尤为生动。
永嘉济时中学第五届毕业生合影
对学生,金嵘轩更是爱心一片。年“四·一九”事变发生,永嘉、瑞安、乐清等县相继陷于敌手,学校停课三星期,西楠溪学生遣散回家,城区及各县学生分组疏散在西楠溪学生家中。自该年4月15日起花了7天时间,金嵘轩同教师李仲芳巡视疏散在西楠溪各地的学生,进行慰问。平时在校,每逢佳节,金嵘轩常与师生同乐,中秋赏月,师生联欢,游览大若岩、笑话比赛……使学生在艰苦岁月中过着亲切欢乐的集体生活。济中从年8月从枫林创办至年抗战胜利,应时之需,为建设乡村、救亡图存,培养人才。其中不乏杰出者,如叶际秀、陈光中、谷亨杰、徐顺教、叶成坝、胡珠生、郑楚材等,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其造诣与成就闻名国内外,他们不愧是济时中学的骄傲。抗战胜利后,济中薪火相传,年2月,济时中学从渠口村迁往岩头村,年8月改为永嘉二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抗战时的济时中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将永垂史册。
文章来源:永嘉社科联资助丛书《永嘉教育史话》节选徐耘天编著
奔走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