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够祛风除湿,治疗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就属于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的主要作用范围是四肢关节,骨骼肌肉等以肌肉、经络、筋骨等部位,辨别风湿类疾病是以外感邪气风湿寒热,以及内生邪气痰饮瘀血湿浊为主,日久的还有筋脉拘挛,骨骼薄化,融合,关节变形,瘫痪等情况。
祛风湿药一般不做脏腑辩证,归经的参考意义相对较小。而以寒热、燥湿、升降、虚实,以及邪气侵袭的组织为主。
部分祛风湿药还兼有散寒、活血、通络、疏筋、止痛或者是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因此可以适用于筋骨疼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症状。部分药物还可以用于腰膝酸软,下肢萎缩等症状。
虽然都叫祛风湿药物,但是每个药的作用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应用祛风湿类药物的时候,应该根据痹症的类型、侵犯的部位、不同的病程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祛风湿药物。
如果是风邪偏盛,肢体走注疼痛的行痹,应该选用祛风为主的药物,辅佐以活血养营的药物。
如果是湿邪偏盛,肢体沉重麻木,关节浮肿的着痹,应该选用性质温燥的祛风湿药物,辅佐以健脾渗湿的药物。
如果是寒邪偏盛,肢体怕冷,疼痛比较剧烈的痛痹,应该选用温性比较强的祛风湿药物,辅佐温阳通经络的药物。
如果是阳盛之体,平素就容易热化;或者是原来感受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关节红肿热痛的热痹,应该选用寒凉性质的祛风湿药物,或者是酌情配伍清热解*药物。
如果感受邪气比较浅,比如伤寒论的麻*汤证、桂枝新加汤证都会有支节烦痛,这个时候应该使用或者配伍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争取从汗而解。
如果是病邪在里,客于经脉、筋骨之间,脉道不利,气血运行受阻,需要和活血通络药同用。
如果是夹有痰浊、瘀血等邪气,需要和祛痰、化瘀药同用。
久病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应该配伍补肝肾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这是祛风湿类药物的配伍。临床上还需要注意脏腑辩证,从源头上消除产生气滞血瘀痰浊的病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祛风湿药物大都偏燥,在使用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因为服用关节药把胃伤了的太多了,因此要时刻注意胃气。
另外,还有注意阴阳,风湿药多温燥,久用之下疾病会偏阳,比如很多女生表现为经血减少、多囊软巢、皮肤转黑、汗毛黑长等雄激素偏盛的特征。还有的人由于疾病的进程,特别是湿邪的侵袭,而变得皮肤特白、四肢寒凉、声音变尖细等阳虚湿胜的特征。这些在临床辩证的时候都需要注意。
另外,痹症多是慢性病,为了服用方便,这类药物可以制作成酒剂和丸剂来服用。酒剂还可以增强祛风湿药的效能。也可以制作成外敷的剂型,直接用于患处,比如膏药,外擦药等。
独活
独活和羌活在汉代不分,统一都叫“活”,以后分开羌活和独活,其中以羌活作用上半身,独活作用下半身作为主要区别。
独活在形态上类似于当归,有黑心药商用独活替代当归,经常使用当归的可以看一下独活的形态,具体体会一下独活和当归的区别。
独活辛、苦,温,有特异性香气,略微有些麻舌。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散寒解表。
独活可以解表,用于外感头痛如裹,昏沉胀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的风寒夹湿表证,但是多作为辅助药来使用,比如羌活胜湿汤。
独活有解表的作用,不如羌活突出,因此选药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羌活。但是独活和羌活都作为温燥药物,大剂量使用会刺激胃,因此独活往往作为羌活的*性分散剂来使用。
*性分散理论前几天刚说了,就是用主要作用相同或者类似,副作用不一样的药物配合使用,来降低副作用。
独活辛散苦燥,芳香通络,是治疗风湿痹症的重要药物,在遇到风寒湿痹的时候,往往会首先想到独活,特别是腰背和下肢的疼痛酸楚类的疾病,经常用到独活。
如果是风寒不明显的痹痛,也可以和秦艽等祛风湿清热药同用
独活的这方面作用很广阔,比如用于风寒湿痹导致的腰膝疼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以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关节疼痛、产后身痛、鹤膝风等疾病
独活也能够作用于上半身,只是不如羌活显著,也可以治疗风寒性质的头痛、牙痛、双臂疼痛等疼痛类疾病。
这个牙痛,我以前有说过,也要分寒热的。我的经验,上牙疼多吧属于寒,下牙疼多半属于热,特别是上门牙疼,一定是督脉骨寒,你就把牙齿当成是任督二脉的延伸就可以。
独活不仅用于风寒性质的骨痛,也用于风寒夹湿的其他疾病,比如用于治疗慢性附睾炎、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等疾病,当然在辩证上肯定是属于寒湿性质的。
独活的使用剂量在教科书上写的是3-10克,实际大剂量的有用二三十克的,但是不能用太多,需要避免对胃的刺激。有的患者使用剂量过大以后还会表现为舌麻、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大剂量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大剂量使用也多是在短期,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这样肯定会造成胃损伤。
以前对于独活的使用是将独活锉粉,然后拌淫羊藿两天,去掉淫羊藿使用。也有盐制、炒制、培制、酒制等方法。但是现在多用生的独活,偶尔有炒制的。
威灵仙
威灵仙是毛莨科的植物,毛莨科的植物一般都是比较厉害的,在中药学的差不多最后有一个中药是毛莨,大家可以看一下。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痞积,止痹痛,化骨鲠。
威灵仙这个药善行不善守,能通行十二经络,是一个比较霸道的药物。
在之前也学过一个能通行十二经络,善行不善守的药,那就是细辛。
威灵仙也是一个类似于细辛的药物,能通经行络,也是一个马上将*样的药物。
我们看威灵仙的作用,首先就是能祛风湿,止痹痛,可以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威灵仙治疗痹痛最主要的就是作用于脊柱,脊柱是督脉之腑,威灵仙辛温走窜,能入十二正经,也能入督脉,因此被打上通督脉的标签,能够通督脉的还有葛根,而且还有划分,威灵仙味道咸,能够下行除痹,葛根辛凉上行,治疗项背强几几,因此说葛根和威灵仙都能入脊柱,葛根主上半截,威灵仙主下半截。
有这么一种分法,当然了,临床辩证没必要死板,如果是偏寒的用威灵仙,偏热痹的用葛根,效果会更理想。
威灵仙通行十二经,当然不是仅仅能治疗脊柱那么简单。威灵仙辛散温通,既能走表,也通经络,因此擅长治疗游走性的关节疼痛夜非常合适。
威灵仙也可以治疗四肢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疾病,这个留到后面再详细分析。
威灵仙咸入肾,擅长治疗下肢疼痛,比如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瘫痪等疾病。威灵仙还具备辛散的作用,因此也可以治疗手足麻痹
威灵仙辛散祛风,咸温泻水,是一个能祛风除湿的药物,而且通行十二经络,走窜能力强,因此适合风、湿、痰饮阻滞经络,导致肌肉、筋脉、骨节的疼痛或者麻木,以及功能障碍。
但是这也是威灵仙的弱点,凡是阳虚浮火,血虚有热,气虚生痰,表虚有汗,或者偏于温燥的体质,都不适合使用威灵仙。
另外,威灵仙燥烈,如果是胃热疼痛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
威灵仙有明确的止痛效果,不仅能用于风湿疼痛,还能够用于头痛、牙痛、胃脘疼痛、跌打损伤等疼痛。
昨晚上有提到威灵仙能够导致胃热疼痛,但是它也能够治疗胃寒疼痛,关键在于病理性质。
威灵仙味咸,中医认为咸能软坚,威灵仙在软坚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治疗鱼刺、骨鲠,结石,消痞积,破癥瘕积聚等方面。
威灵仙善行气,因此在化积聚的方面表现比较好,同时兼具软坚散结的作用,能够攻坚克难。
不管是有形的痞积、癥瘕积聚,还是痰饮、胸膈痞闷,等气滞痰塞方面的疾病,都有效果。
威灵仙是气分药,如果要治疗在血分的癥瘕积聚,需要用*酒炮制,借助于*酒活血通络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威灵仙能化结石,能消鱼刺、骨鲠。骨鲠就是其他动物的小骨卡在喉咙里面。
专门有人做这样的实验,用威灵仙水浸泡骨头和鱼刺,发现没有软化的作用,因此认为威灵仙治疗鱼刺骨鲠是通过促进局部的食道蠕动,从而使得鱼刺或者骨鲠脱落。
这种现代实验参考一下也好,因为威灵仙还有治疗结石的作用,特别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恐怕威灵仙煮水也不能融化结石吧。
威灵仙是入骨的药物,风湿骨痹常用,因此需要考虑它对于骨鲠的软化作用,这一点不要从是不是能够和钙发生反应来考虑,而应该从威灵仙的善行,通利性质来考虑
在人体中,饮食物化生气血,气血有余化生成精储存在肾和五脏六腑,如果气血不足,精还可以化生气血。现在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行气血的作用比较强,因此会调动肾经填补气血。应该从这个方面来考虑
威灵仙治疗鱼刺的时候往往需要大剂量,常用的就是30克,这个不可能开10克或者5克的小方子,让人家吃半个月来化鱼刺
威灵仙软坚的作用还表现在治疗跖疣,是用芒硝60克,威灵仙30克,煮水外洗
威灵仙通经络,因此还可以治疗闭经、通大小便,以及气性疼痛,痔疮肿痛等疾病
威灵仙辛散善行,因此是也是祛风的重要药物,可以用于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破伤风等风邪为主的疾病。
威灵仙还用于瘰疬、疟疾、急性*疸性肝炎、丝虫病、麦粒肿、扁桃体炎、腮腺炎偏头疼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威灵仙还可以降血糖和血压。
威灵仙对胃有刺激,如果是长期使用,不宜过大,或者是有保护胃的手段。如果是短期使用,用到30克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使用威灵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饮茶。还有就是孕妇禁用。
如果是用于治疗痞积,或者是骨鲠,一般都是生用,威灵仙生用作用更猛,通经消积的作用更强。
如果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气凝滞等疾病,需要用酒制威灵仙,酒制以后,能够增强威灵仙通经络止痹痛的能力
威灵仙本身的治疗范围偏于下半身,以治疗腰膝疼痛为主,用酒炮制以后,也可以用于治疗上半身的风湿痹痛,比如说《药品辩义》说威灵仙“酒拌治两臂痛”。
在古代,威灵仙还有麸制、泔制、炒制、焙制、醋制和童便制等方法,现在主要就保留了酒制和炒制的方法。
但是其他的炮制方法也不是没有作用,比如醋制用于提升威灵仙的止痛能力,童便制能消除威灵仙的燥烈。也有参考价值。
寻骨风
寻骨风苦、辛、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祛风湿通经络往往都是泛泛之词,基本上治疗关节的药物都能写上祛风湿通经络。而寻骨风用的最多的作用就是止痛作用。
寻骨风可以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痛,牙痛等各种骨痛,以及跌打损伤、胃痛、脘腹疼痛、睾丸肿痛等疼痛类疾病。
寻骨风性平,我总感觉这个药是偏温一些的,也许是这个药的燥性显得类似于温,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偏寒凉的疼痛,同时也能对抗小鼠的热板疼痛
热板疼痛还记得吧?就是把小鼠放到烧热的铁板上制造烫伤性质的疼痛,然后给药看小鼠是不是能停止躁动
除了止痛性以外,寻骨风还表现为燥性,可以治疗关节的肿胀,但是类风湿日久,阴血亏虚的就不适合使用。
因为寻骨风会燥血,导致血液更加黏稠
寻骨风的燥性也会对胃有伤害,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恶心反胃。这一条我记不清是在哪个资料中看到的了,在临床上遇到一次用量20克表现有反胃的。
寻骨风还表现为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外科的红肿热痛,急性乳腺炎等炎症性质的疾病
寻骨风还可以治疗疟疾和钩蚴皮炎,这两个算是杀虫的性质。
寻骨风的作用基本就是这几个方面,缺少中医层次的总结,基本上就是看到了这些症状,特别是疼痛比较严重的症状,会考虑到使用寻骨风作为一个辅助药物。
单纯使用寻骨风治疗风湿性疾病,会有一些效果,却不能痊愈,往往也就是达到替代一部分止痛药的作用。当然了,寻骨风的止痛作用要比止痛药持效期更长,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停药也不容易反复,但是要取得更大的进展也不容易。
因此使用寻骨风往往作为一个辅助药物来用。
临床上还需要注意寻骨风的燥性,寻骨风入肝,但是肝藏血,容易化火上亢。书上没有说寻骨风入肾,但是寻骨风肯定入骨,而且它的副作用可以表现为肾损伤,说明这个药是入肾的,只是没有那种明显的利尿之类的入肾的功能而已。肾也是喜湿恶燥,因此要想长期使用寻骨风,最好在配伍上考虑阴液这方面。
松节
松节就是松木疙瘩。松节苦,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止痛。
松树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的,生长在寒带地区,山间石缝,不畏风雪,因此松节也有天生的祛风寒的作用。
松木不同于其他的树种,松木的含油量比较高,因此不容易腐坏。将松木和其他的树木放入水中,其他的树木很快就会腐朽,而松木在水中可以保存非常久的时间,也被誉为水浸万年松。松木在水里比在外面保存的时间更长
因此松的抗水能力很好
松树经常生长在山间石缝,根系能够循着石缝生长,因此说松的通经络的作用很好
松节作为松木疙瘩,祛风寒,通经络,燥湿,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优秀。松木很大,单纯用松节入药,是中医认为,松节治关节,这两者都是节,存在对应关系。
实际上不仅是松节,很大树木都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大家可以去查,比如桑枝
我们看松节的具体作用,松节性质温燥,善于祛除筋骨间的风湿,因此可以治疗筋骨酸痛,腰膝痿弱,或者是关节肿大,屈伸不利,单独用松节泡酒喝也可以,配伍其他的药物也可以
松节本身偏温燥,对于寒性不明显的风湿病,还可以用松节和桑枝同用。
其他的比如历节风、鹤膝风等,也可以治疗。
历节风是金匮要略的名字,也叫白虎风,是因为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袭导致的关节剧痛。鹤膝风是膝盖疼痛,“死不死,膝盖大过腿。”肿的大大的膝盖,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都萎缩,整个腿瘦的就像仙鹤腿一样。
鹤膝风在现代中医也算是难治之证
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很多也是寒湿侵袭,松节也能用。
松节和寻骨风一样,本身也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牙痛和跌打损伤。牙痛往往偏于风邪,而跌打损伤往往偏于气血阻滞。
松节的作用大体就是这些。在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是,松节的温燥性质,寒湿性质的骨痛可以使用,阴虚血燥的患者就需要慎用。
海风藤
海风藤辛、苦,微温,有芳香气息,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海风藤生长在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地区,质地轻,容易折断,有芳香气息,味道辛而微苦。
中国的领土上,以风盛出名的,一个是北方的寒风,就像松树的环境一样,再就是东南沿海的海风,海风不见得气温多么的低,但是高盐。各种海鲜都是风病的禁忌,特别是螃蟹。
海风藤生长在这种沿海的地区,因此中医认为它有对抗风邪的作用。
但是海风藤对抗寒邪的作用不强,和松节相比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
海风藤的质地松,能看到很多细的空洞,学过植物学的都知道,这种结构是为了向根输送更多的氧气,是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常见的组织结构。
因此海风藤也具备枯燥抗湿的性质。
海风藤本身属于藤类植物,藤类植物往往都具备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海风藤的质地疏松,因此在通经络的方面作用也比较好。
祛风湿、通经络、燥湿止痛,前面学过的几个药大都是这种作用。但是海风藤的温性不足,不像独活和松节那么具备明显的温性。而海风藤所擅长的是祛风的作用。
在中药名字中有一些带有“风”字的,这些药物大都是祛风擅长在植物,比如青风藤,麻骨风,金线风,黑风藤,寻骨风等植物,都是这种情况。
海风藤所擅长治疗的也就是以风邪为主的痹症,比如腰膝萎靡,关节疼痛,痛风等疾病。
海风藤还可以治疗哮喘和老慢支,这两个病也可以是风邪为病
海风藤入肝经,肝主风,海风藤祛风也就是柔肝,因此还可以治疗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海风藤能够通络止痛,因此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这方面可以配伍三七、土鳖虫、红花等药物使用。
海风藤还有安胎的作用,胎动也算是一种痉挛吧,能够安胎的药物往往都是性质比较和缓的。
另外海风藤还可以用于治疗疝气,疝气算是肝经的一个病吧。
海风藤的作大体就是这么多,一般看到风邪偏盛的疾病,以及痉挛拘急性质的疾病,会考虑海风藤。
海风藤的用量,在教科书上说的是5-10克,实际这个药物比较温和,没必要局限剂量,而用于祛除风邪的时候,用于通经络的时候,如果剂量太小了效果就会非常不明显,甚至会激惹邪气,反而造成副作用。
当然了,用于安胎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是小剂量。海风藤用于安胎往往都是孕妇兼有风湿病,真正的胎动病也未必用的到海风藤。
木瓜
木瓜分为光木瓜和皱皮木瓜两种,入药以皱皮木瓜为主,其中又以安徽宣城的木瓜质量最好,因此一些处方上会写宣木瓜。
木瓜酸,温,有芳香气息。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消食。
木瓜这个药的芳香气息很浓郁,在中医理论中,芳香化浊,因此木瓜可以化湿浊气息。
木瓜化湿浊首先表现在能化胃中湿浊,可以治疗因为湿浊导致的吐泻,霍乱,下痢,奔豚等疾病
木瓜的化湿浊还表现在关节,可以用于湿痹导致的关节肿胀,脚气水肿,痛风,腰膝关节酸重疼痛等疾病。
芳香化湿药本身是化上焦湿浊,通过宣散的方式。但是木瓜是酸味,酸主收敛,因此木瓜的芳香化浊,主要是以调和升降为主,其中以酸敛而主降,芳香宣散而主升,这种升降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脾胃就表现为调和胃气,既能降胃气止呕逆,又能升脾气止泄泻。
木瓜同时具有芳香化浊的作用,和酸敛降气的作用,但是木瓜入药往往会烫一下,或者蒸一下,这种炮制的过程增加了木瓜的降气的作用,因此在临床运用上木瓜多表现为降气
木瓜治疗湿浊阻滞关节也是这样,一方面芳香化浊,另一方面又更多的作用在下半身。
木瓜的第二个作用是舒筋,也就是治疗抽筋,抽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肝苦急,导致筋脉拘急;再就是湿浊客留筋脉,导致筋脉紧张,屈伸困难。木瓜一方面能够祛湿浊,另一方面也能够柔肝缓急,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治疗筋脉拘急。
学中医最怕的就是辩证,看到辩证就头痛。像木瓜这样的药,一个药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才真是傻瓜都能用的好药。而且木瓜治疗筋脉拘急的效果很好,因此遇到筋脉拘急,很容易就会想起使用木瓜
这也是木瓜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
不仅是抽筋,木瓜也可以治疗眼睑跳动,这个也算是局部痉挛了,吐泻也可以理解为肠胃的痉挛。
木瓜还可以治疗食积。
木瓜酸温,能调和胃气,而且木瓜的芳香气息绝对不像是青蒿那样难闻,木瓜的芳香能够开胃气,因此可以消食积,助消化。
木瓜的主要作用大体就是这些
在炮制上,生品一般用于治疗风湿痹症和脚气水肿,也就是偏于利湿的方面。炒木瓜用于治疗吐泻转筋和赤白痢疾,炒了以后酸味减弱,偏于燥性,而且增加了香味,因此更适合吐泻痢疾和抽筋。
刚有提到生品一般是指烫了以后或者略微蒸一下然后切片的,这种方法便于切片
对了,在有的书上说木瓜凉,教科书说木瓜温,根源就是这个,木瓜虽然止泻,寒泻的时候吃鲜木瓜也不可以,因此鲜木瓜就是偏凉。等到做成干品就不凉了。炮制的时候还要蒸一下,这就更不凉了,所以说偏温。偏温是药房里面木瓜的性质。
用蒸的方法炮制木瓜,则更能够入血分和阴分,作用层次会更深一些,这个原理等到说熟地*和蒸首乌的时候再讲。
木瓜是食品,因此在剂量上没有严格的上限,用多少看需要,我这边资料上就有用60克的,这个不是问题。
临床使用木瓜的时候需要注意,木瓜这个药毕竟是酸味药,酸味对于牙齿具有腐蚀性,同样对于骨骼也有消融的作用,因此木瓜这个药使用的太久了需要注意对于骨骼的这种影响。
另外就是,木瓜毕竟偏于酸收,里有郁热的需要谨慎。在煮药的时候禁忌铅和铁器。
伸筋草
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活络,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伸筋草又叫石松,长得像松树幼苗,特别是晒干以后做成药材,怎么看都像松树枝叶。
伸筋草能够出名,得益于它的名字,实际上这个药并不好用,往往会没有达到治疗目的,却表现出一些副作用,因此知道这个药的不少,喜欢用这个药的人不多,药店也没有销售。
伸筋草的辛味不是真正的辣,说不上辣,气味也不大,但是包含一种具有穿透性的气味,说不上好闻
伸筋草的作用,首先就是治疗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比如用于脑中风后遗症的手足筋脉拘急
还可以用于腓肠肌痉挛,也就是小腿抽筋。
伸筋草还可以治筋脉皮肤的麻木不仁,四肢疲软。比如小儿麻痹后遗症,可以用伸筋草、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
伸筋草味辛苦,辛能散风,苦能燥湿,因此可以用于风湿侵袭性的关节酸痛,水肿。比如脚踝扭伤,膝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其他跌打损伤等水肿型的疾病。
以及跟腱滑膜炎,腰膝酸痛,风湿性关节肿大,等炎症性质的、水肿性质的和湿邪侵袭性质的下肢关节疾病。
伸筋草这个药偏于燥,既能够治疗湿邪偏重和水肿性质的关节疾病,同时在治疗筋脉拘急的时候,因为长期用药也会导致关节和筋脉的偏燥。这一点需要注意。
有几个老中医告诉我这个问题了,伸筋草治疗筋脉拘急有效,但是治疗后通常会导致筋燥,仍然会活动受限。
这方面我倒是建议配合芍药甘草汤来治疗,芍药本身是颐养阴血的,刚好和伸筋草相互制约。
另外就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时候,用根效果更好。
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
治关节酸痛:伸筋草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
伸筋草具有疏经活络的作用,通经络药物往往具备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利尿,伸筋草祛湿消肿,推测就能利尿。通经络药还能够通血脉,通胃肠,通积滞。伸筋草也有这方面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消胃中宿食,去腹中多年积块,消胸中痞闷之气等症状。
由于伸筋草的这种通利血脉的性质,孕妇就不能用这个药,出血过多也禁用。
伸筋草的作用主要就是这些,临床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通利性质,燥湿性质,作用于下半身的性质和舒缓筋脉的性质。
伸筋草的剂量,我这边资料写的是3-12克,现实中常用到30克。
蚕沙
蚕砂就是蚕的粪便。蚕砂甘、辛,温,归肝、脾、胃经。功效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止血定痛。
也不知道哪位先贤亲尝的,给写了这个一个性味。我就想不通他是咋尝出来蚕砂是甜的,实际就是微臭味,或者说是有异味
我们之前学过了夜明砂、望月砂,以动物粪便入药的也不算稀罕了,这种药物往往具有疏肝明目的作用,而且更容易入血分。
蚕吃进去的是桑叶,拉出来的是药材。因此要了解蚕砂的作用,就要首先复习桑叶的作用。桑叶苦、甘、寒。归肝、肺经。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桑叶本身是偏于寒凉的药物,经过蚕的加工以后产生了更加凉的蚕丝,而排泄的粪便反而性质更加平和,没有桑叶的那种寒凉。当然了,要说蚕砂多么的温热也是不可能的,总归是一个性质平和的药物。
蚕砂继承了桑叶的祛风、凉血、明目的特性。桑叶本身凉润益阴,但是蚕砂已经变得干燥了,因此蚕砂没有桑叶润的特性,而性燥祛湿。
因此蚕砂的作用,一方面具备良好的疏风祛风的特性,第二就是燥湿降浊,第三就是继承了桑叶的止血性质。
相比于其他的祛风湿药,蚕砂更加的平和;作为一个动物药和人体的亲和力更高;由于性质平和兼具疏肝和胃的作用,更适合长期治疗和用于慢性骨关节疾病的患者。
蚕砂具有异味,因此很多时候外用,比如用蚕砂装到袋子里蒸热,然后对关节热敷,可以治疗风湿痹痛和半身不遂等疾病。
再比如用蚕砂装枕头,可以清肝明目
蚕砂内服也可以用于风湿痹症,但是因为效果和缓,只能作为一个辅助药物,比如宜痹汤
内服的时候注意装布袋,不能直接煮。直接煮的话会导致药汤浑浊难以服用。
蚕砂祛风除湿,和胃降浊,还可以用于暑湿伤中,湿浊内阻而导致的腹痛吐泻转筋等疾病,比如《霍乱论》的蚕矢汤
蚕砂祛风除湿,还可以用于风疹、湿疹等瘙痒性疾病,可以煎汤外洗局部,或者和苦参、地肤子、防风、蝉蜕等同用
蚕砂的止血作用,还可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于止血的时候蚕砂应该炒黑。
现代研究认为蚕砂还具有降血糖,营养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营养作用指的是长期给小鼠喂食蚕砂,能增加小鼠体重。这种实验有点像喂猪,多吃多睡多长肉。
营养和镇静催眠作用主要还在蚕砂和胃降浊的功效体现,在风湿疾病中,镇静催眠的作用有利于止痛,而营养作用则适合用于慢性消耗性的四肢疾病,特别是瘫痪、腰膝痿软、手足不遂、皮肤麻木不仁等虚性质的疾病。
蚕砂降血糖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实验中,糖尿病本身是偏于阴虚性质的疾病,而蚕砂是燥湿药,因此它更适合用多了养阴药而导致的湿邪。
蚕砂的主要作用大体就是这些。蚕砂和木瓜都具有祛风燥湿,和胃降浊的作用,但是木瓜能够治疗筋脉拘急,蚕砂虽然也能疏肝,却不能治疗筋脉拘急。而蚕砂更适合慢性偏于虚性的风湿痹症,而兼具止血的作用。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老鹳草
老鹳草辛,苦,平。归肝、肾、脾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活血止血,止泻痢。
老鹳草喜欢生长在湿地,耐湿耐寒,因此这个药具备一定的抗湿性,在祛风湿药中算是一个偏于祛湿的药物。
风和湿之间它更擅长祛湿
老鹳草的性质兼具了祛风湿药和清热解*药的作用,但是它的表现并不寒凉,特别是它祛湿的效果好,湿病类寒,总感觉好像受凉一样,所以老鹳草的性质被标注了平
老鹳草的名字由来,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大侠孙思邈游历山间,看到老鹳啄食这个草,老鹳鸟经常到水里捉鱼,因此孙思邈认为这个药能够祛风湿,然后就采来用,因此命名为老鹳草。
通过这个故事也能看出老鹳草祛湿的效果很好
老鹳草能祛风湿通经络,而偏于补益活血的性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脉拘挛,痰火萎软,筋骨酸痛,关节肿大,瘫痪等疾病
老鹳草还兼具清热解*药的作用,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痈疽、风火虫牙、痘疹疥癞、褥疮、湿疹、肛周湿疹、小儿痒疹、乳腺增生、水火烫伤、膀胱湿热等疾病
甚至还有用老鹳草治疗咳嗽,结核发热,乙肝、以及治疗直肠癌等疾病
老鹳草还有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刀伤出血、尿血等出血证,这种也是清热解*药的一个作用吧。
老鹳草这个药,它能有那么多的清热解*类药物的作用,只能说这个药兼具清热解*类药物的性质。当然了,清热解*类的药物也有平性的,不能因此就说老鹳草药性寒凉。
考虑老鹳草这个药,需要从祛风除湿,活血通经络的方面考虑它的一些作用,而这个药性质总体平和,因此用途会更广泛一些。
老鹳草的作用也局限在这种平和的性质上面,在国家药典说老鹳草的用量是9-15克,一个性质平和的草用这点药量显然是不足的,特别是用于风湿疼痛,关节肿胀,局部本身就气血受阻,再用这么一点药,估计没多少效果,要么就是复方很多其他的药物。
因此用老鹳草一般也要用到二三十克,大剂量的可以用到克-克,比如用老鹳草治疗痢疾,就可以用60-90克煮水顿服。
用于治疗关节炎则可以用大剂量炖肉来吃。
路路通
路路通是枫香树的干燥果实,这一个圆球不是一枚果实,而且一串果实,每个果实两三毫米大,到冬天熟透以后顶端开裂,就形成一个小孔,很多小孔在内部连接起来,因此叫路路通。
路路通,苦,淡,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活络,利水通经,行气活血。也有说路路通搜诸伏水,通行十二经,就是利水通经的解读。
路路通这个名字,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四通八达,实际作用也是四通八达。因此《纲目拾遗》说枫果去外刺皮,内圆如蜂窝,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经穴。
通行十二经的药,已经说过几个了,之前比较有名的是细辛。
路路通通经络的性质,可以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和乳房胀痛,以及妇女经闭、经少,月经不畅,小腹胀痛,以及经脉不通导致的风湿痹痛,手足拘挛,肢体麻木等症状。
其他气滞性的疼痛也可以用路路通,比如心胃气痛。
路路通这种药性质比较滑利,这种滑利性质的药物大都兼有利水的作用,因此路路通能够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性质的疾病,比如关节肿大
脏腑的水肿也可以治疗,这方面经常配伍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泽泻等药物。
路路通也可以外用治疗湿疹性质的疾病,比如烧灰外用于皮肤湿癣、痔漏等
还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癣病、痈疽肿痛和风湿流注性质的疼痛。比如用于治疗荨麻疹,可以用路路通一斤,煮浓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钱,饭前服。
用于治疗癣病,可以用路路通十个,烧存性,再加白砒霜5厘,研成粉,香油调擦。
路路通的作用大体就是这些,在用量上一般就是用5-10克,因为路路通这个药通经络,利水液,如果服用过多也会利汗,我这边有用到30克的报道,仅供参考。
路路通的用法一般就是打碎煮汤,或者是烧存性研粉外用,还可以烧烟闻嗅,比如用于治疗风湿流注性质的疼痛,就可以烧烟闻嗅。
路路通本身性质滑利,但是味苦,因此多用于妇科病和下焦病,比如老年腰腿疼痛。但是路路通烧烟以后,烟味更燥,而且烟味四通八达,通畅性质比路路通更甚,而首先作用于肺经,这是烧烟的特性。
路路通的滑利性质能通经水,因此月经过多不宜使用,孕妇当然也要忌用。路路通利水的作用不错,本身偏燥,因此阴虚内热不宜使用。
曾经有报道,有患者含用路路通10克的中药方剂后出现大汗淋漓啊,呕吐不止,全身皮肤瘙痒难忍的症状,后来把路路通换成了地肤子10克,甘草6克,这些症状就消除了。
枫香脂
枫香脂是枫香树的树脂。昨晚上有提到枫香树的果穗,就是路路通,今天说它的树脂。
枫香脂辛,微苦,平。归肺、脾经。功效祛风活血,解*生肌,凉血止血,散结止痛。
解*生肌,凉血止血,如果单看这些作用应该把枫香脂放到清热凉血药中了。
关于枫香树,这个枫字,从木从风,也就是叶子多,树枝弱,稍微有风吹就会摇动,因此叫做枫。
这种枫树也就有了对抗风邪的作用
枫香脂是枫树的树脂,作为树脂,可以理解为树的精华,因此树脂类的药物大都具有活血生肌的作用,比如乳香、没药、血竭等药物。
枫香脂凉血解*,活血止痛,生肌敛疮,因此也可以用于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皮肤皴裂,以及久不收口的创面,比如敛疮。
枫香脂兼具祛风的作用,因此也可以用于瘾疹风痒性质的疾病
枫香脂入血分,能活血凉血止血,这方面类似于清热凉血药物的作用,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等出血性质的疾病。
比如用于治疗衄血,可以用蛤粉、枫香脂各等分,用上等松烟墨汁调服。
比如用于治疗吐血,用枫香脂细粉,每服6克,新汲水调服。没井水可以用纯净水。
枫香脂味辛上行,因此止血多是上半身的,就没提到便血尿血崩漏。在止血药中的这种特点需要留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枫香脂的性味标注,写的是平,但是却有凉血的作用,凉血的不都是凉药嘛?这里仍然涉及到一药多效的问题,枫香脂是能够止吐衄,但是还需要用墨汁调服,用新汲水调服,可见枫香脂本身也不是太凉。从另一方面说,枫香脂是风树精华,风属木,它属于风之精,风性从寒,但是风生火,因此枫香脂属于那种初起凉,内蕴热的情况,所以说枫香脂性平。
虽然说是性平,实际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有的感觉寒凉,有的感觉就会偏温。
枫香脂作为枫树的树脂,也能祛风止痛,前面说过松节祛风止痛,枫香脂也有类似作用,但是松节明显的温性更足
枫香脂可以用于治疗腰痛、行痹、痿厥、脚气、瘫痪等各种风湿痹痛类的疾病。还可以用于中风这种内风疾病,另外还可以用于治疗牙疼。
用枫香脂烧灰擦牙,可以长时间不再牙痛
风湿药有很多,止痛效果好不好我就看能不能治牙疼,牙齿是唯一暴露的骨骼,而且牙痛一旦发作往往会比较严重,因此用牙痛可以检验一个风湿药的止痛效果。
枫香脂和路路通都是枫香树的产物,而且枫香脂还能活血,因此枫香脂还具有散结气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瘰疬、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小金丸:麝香、当归、草乌、乳香、没药、枫香脂等十味中药组成
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小金胶囊:枫香脂、麝香、番木鳖去油,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醋五灵脂、酒当归、地龙、香墨。
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消肿片:枫香脂、制草乌、炒马钱子、炙地龙、五灵脂、制乳香、制没药、当归、香墨。
对,看这几个处方,枫香脂经常配伍的几个药,如果用于治疗风湿寒痹的时候,应该也配伍制草乌来使用
枫香脂作为一种树脂,一般不入汤剂,如果煮了会令汤剂混浊,一般情况是入丸散剂,或者是烧灰用。用量大约是1-3克。如果入汤剂,用量是3-6克。
外用可以研末撒,或者是调敷,或者是做成膏药,也能做成熏烟
虽然很多药都强调可以大剂量使用,但是枫香脂不适宜大剂量使用,用量需要保守。另外注意孕妇禁用。
透骨草
透骨草的定义是煮水浸泡龟板,能够将龟板融化掉的就是透骨草
因此透骨草不是一种植物,在民间大概有二十几种植物都叫做透骨草。其中比较常用的是珍珠透骨草、凤仙透骨草、铁线透骨草、羊角透骨草为主,东北则是用野豌豆作为透骨草,而云贵地区则是用杜鹃花科的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枝叶作为透骨草,也叫透骨香。
因此作为分析的就是珍珠透骨草、凤仙透骨草、铁线透骨草、羊角透骨草这四种,如果你的处方写透骨草,药店会默认发任何一种都可以。
透骨草辛、苦,温,有小*。归肝、肾、心经。功效祛风除湿,舒筋软骨,散瘀消肿,解*止痛。
透骨草这个药,在资料上介绍的不多,但却是一个骨科疾病必须掌握的药物,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大体说一下吧。
能够符合透骨草定义的,不管是哪一种草,肯定有软化骨骼的作用,这是透骨草所必备的功能,这一点我用来治疗筋脉拘急,骨融合等症状,用透骨草可以软化骨骼,重塑关节功能。
因此透骨草是风湿痹病到了后期筋骨变形、瘫痪所必须用的一个药物
透骨草的第二个作用是用来当药引子,能够叫做透骨草,就必定能够入骨,因此可以当药引子,引药入骨。
一个疾病能够让你想起用透骨草,这两点是最主要的。
透骨草在资料上有说入肺的,没有说入心的,但是这个药的作用深度在这里,肯定是入血分的,而且药性偏于温燥,剂量大一些会导致失眠、心率加快,因此我给添加了入心经。在实际运用中如果大剂量使用也需要配合丹参等凉血安神药物使用。
透骨草透骨是入肾经,同时也能入心经而透血,因此可以用于治疗闭经、跌打肿痛等血脉闭阻性质的疾病。
透骨草味辛,辛入肺,因此有的书对透骨草标注入肺经。这个辛应该理解为能够散邪祛风。透骨草祛风的作用可以用于受风疼痛、癣病等风邪类的疾病。只是透骨草的副作用太多,在这方面运用不多。
透骨草标注有*,在我的经验,这个*性主要是对于心率的影响,同时还有一些作用于血分的其他机制,如果使用不恰当也会表现副作用,比如发热。
但是透骨草也作为一个解*药来使用,也可以理解为以*攻*吧,这方面可以用于疮癣肿*、丹*、鹅掌风以及蛇虫咬伤等方面。透骨草用来解*主要是外用,所治疗的*症主要是根深蒂固,用其他药物不容易跟除的情况。
透骨草的作用大体就是这些。总结一下就是软化骨骼,引药入骨,活血消肿,祛风解*。
用透骨草需要注意它对骨骼和血液的影响,注意它的温性、燥性、*性
关于透骨草的剂量,我用三种透骨草联合使用,通过增效减*的方法,每种透骨草用量30克,总用量90克,用五天停三天,这样用了两年。当然也表现了一些副作用,如何来克制副作用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用20-30克不容易表现副作用。
透骨草如果是外用,直接找鲜药用汁液涂抹就可以,凤仙花应该还能找到。如果是干品,煮水擦洗也成。
孕妇禁用透骨草。
关于透骨草大体就说这些,我再简单说一下凤仙透骨草
凤仙透骨草就是凤仙花的全株,也叫小桃花,指甲花。小女孩经常用凤仙花染指甲。它的种子成熟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弹射出去,因此叫做急性子。
红颜色的花很多,但是凤仙花染指甲最好用,就是因为它和骨骼的亲和力最好,指甲虽然不属于骨骼,也是钙质的。当然了,经常使用凤仙花染指甲,也应该注意它对于指甲的软化作用。
凤仙花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药材,白的也叫透骨白,更擅长追风散气。而红的也叫透骨红,更擅长破血堕胎。
徐长卿
徐长卿辛,温,有香气。归肝、肾经,功效:祛风化湿,止痛止痒,活血解*,逐水消肿,通经止咳,和胃降逆。
徐长卿属于一个多效性质的药物,首先说它的祛风止痛的性质,徐长卿具备祛风湿,活血通经络等和风湿相关的症状,而且止痛效果很好,可以用于风湿痹痛、腰痛、牙痛、胃痛、脘腹胀痛、经期腹痛等多种疼痛。
徐长卿有比较好的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广泛的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导致的各种疼痛,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配伍不同的药物。
一个止疼药能够治疗胃痛、牙痛、月经疼、手术疼和癌痛,还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类的肿痛。这些在病因上各不相同,因此徐长卿的止痛效果是比较广泛的
徐长卿做成针剂注射,可以用于胆道蛔虫症、溃疡病、肠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手术综合征等所致的急性腹痛
用于治疗疼痛的时候,经常会用酒制,或者是徐长卿浸酒服。
徐长卿味辛气香,因此发散的作用也很好,可以用于荨麻疹、湿疹、风疹、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癣等属于表证风邪的情况。可以单独用徐长卿内服或者煎汤外洗,也可以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热利湿的药物来使用。
徐长卿还可以治疗慢性气管炎,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对于单纯性的慢性气管炎效果比较好,对于喘息性的效果比较差。
徐长卿芳香宣散,还具有化浊解*的作用,可以用于*蛇咬伤,可以单独使用徐长卿,或者是和半边莲共同内服外敷。
徐长卿解*的作用也很好,不仅用于治疗*蛇咬伤,还可以用于治疗疯狗咬伤、蛊*、疫气等*性症状。
还可以用于疟疾的治疗
徐长卿能宣散表邪,因此也可以利小便,解表药利小便这个提到过很多次了,徐能够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说明徐长卿利水的效果非常好,不是茯苓泽泻利小便的那种水平。
在《岭南采药录》记载:徐长卿治小儿腹胀,青筋出现。小儿腹胀不会出现青筋的,能够出现青筋的是肝脾肿大、地中海贫血这一类的病。这一条需要留意。
利水效果好的药,有的是泻下药,也叫做泻下逐水药。有的是止泻药,也叫做利小便实大便。徐长卿就能够治疗肠炎、痢疾、泄泻、霍乱等腹泻性质的疾病。
因为止泻的效果好,有人管徐长卿叫痢止草。
徐长卿还有通经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用徐长卿一方面可以治疗经血不畅性质的月经不调,另一方面还可以治疗经血过多的红崩,能够治疗崩漏,是因为徐长卿具有芳香辛散,调畅气血的性质
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双向调节药,而且是比较好用的那种,月经延迟、痛经、经少的不用担心越调越少,崩漏的也能治疗。
徐长卿具有舒畅气血的作用,被总结为益气舒肝,《本经》说徐长卿主啼哭,悲伤,恍惚。
因此现在也有人用徐长卿来治疗精神分裂症
现代用徐长卿来降血脂、降胆固醇,消小儿食积,治疗登山呕吐,晕车晕船等症。
降血脂、降胆固醇是可以理解为健脾化痰的作用,小儿食积也可以理解为脾虚胃不能和降。呕吐晕车也是胃气上逆,因此徐长卿能够和降胃气,健脾消痰。
徐长卿的作用大体就是这些。徐长卿的用量,教科书写的是3-10克,我这边有用到二三十克的,还有用徐长卿50克炖猪肉的。
用徐长卿入汤药,煮药的时候需要注意,徐长卿气味芳香,不能久煮,煮时间长了气味就丢失了。
临床使用徐长卿的时候需要注意,它毕竟是一个温性的药物,对于热痹不适合使用,而且徐长卿利水的作用比较好,痹症后期血液粘稠的要谨慎使用。
青风藤
青风藤辛、苦,平。归肝、脾经。功效祛风,利小便
青风藤真正的味道主要是苦味,标注辛味是为了表明它祛风的特性。
有的书上说青风藤是寒性的,能够泻下焦血分湿热,有的是活青风藤是温性的,这主要应该是来源不同导致。青藤等防己科的植物,多是寒凉性质,防己本身就是祛风湿清热药的一个代表。
而清风藤则是温性。
我们主要按照温性的这个清风藤来说。
清风藤是入肝治疗内风的一个药物,而偏于燥性,可以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鹤膝风、水肿、脚气、历节病、口眼歪斜等风邪为主的疾病和关节肿大类的疾病。
清风藤主要入肝消内风,因此能够疏通筋脉,兼治骨关节的肿大,以及中风类的筋脉萎废。
一般藤蔓类别的都能够疏通经络,清风藤以风药命名,因此主要功效在于祛除风邪,这个风邪还是指的内风,感冒之类的没人用它。
祛风药多消肿利小便,因此清风藤也能够消除关节肿大
另外清风藤还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疮疡肿痛。这方面往往需要兼具清热功效,因此青藤和华防己更好。
清风藤这个药总的来说性质偏于温和,用的少了效果不明显,如果想要有明显的效果,一般需要百克以上的剂量。但是清风藤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药量大了以后有的患者会导致全身发痒,这种痒疾还经常是清风藤祛风达表的体现,因此要想大剂量的使用,还需要有克制痒疾的本领。
这种痒疾,喝冷水可以破解,但是喝冷水以后,清风藤的效果也就破坏了。
用少了效果温和,用多了有副作用,这也是限制清风藤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现在清风藤的名气还在,用的比较少了。
鉴于清风藤的性质特点,在处方的时候常配伍当归、鸡血藤等养血药,这也就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理
另外,清风藤多用于祛风湿通经络,酒制会提高它的效果。
川乌
川乌辛、苦,热,有大*,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川乌的根,一药三用,中间的主根是川乌,侧根是附子,附子的侧根叫做侧子,如果只是主根,没有分叉,就是天雄。
入药一般以川乌、附子和天雄为主,侧子很少有人使用,粗点的也就是当做附子来用。
这三个药都是大辛大热,其中附子以温阳散寒为主,主要功效是温肾阳。川乌以温经止痛为主,主要用于风寒痹症。天雄主入真阳,以男科病为主。
当然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你看图片,乌头的产量那么大,附子的产量相对比较小,可是在药房里,附子开出的很多,乌头用的比较少。我就怀疑,是不是药商把小一些的乌头片当做了附子来用。
当然了,就算是这么用也不算违背良心
乌头这种植物,生长在山沟终年少见阳光的地方,生长缓慢,因此体内积聚了大量热性物质,而且剧*,一片就可以致死。但是现在才用商业化的种植,要用良田沃土,高日照,多施肥,长的乌头各大饱满,但是*性和温热性就差多了
野生的乌头*性非常大,遇到了需要谨慎。我妹妹在实习的时候,跟师学习采药,回来的时候分不清药物,把乌头当做别的植物来尝,就是尝了一下,就造成了咽喉麻痹的严重情况,喝了很多姜水才解决,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接近说不出话来了。
但是药店里面的乌头,也没必要惧怕,这种乌头本身就是种植的,*性很低,而且经过严格的炮制,生吃是没有问题的。学药都会要求尝附子,虽然很难吃,但是不会麻口了。
当然了,为了谨慎起见,现在的中医师还要求患者煎煮一个小时以上,依靠久煮来破坏*性。不过这没有必要,乌头我没有用过,附子经常用,我自己喝药,用附子50克,煮几分钟就喝,完全没有任何*性反应。
野生乌头的*性当然大,但是野生乌头肯定价格也高,往往会通过一些渠道供应特殊群体,不会进入平价药店的
这是关于乌头*性的一些经验
乌头的炮制,是将乌头放到水里浸泡,知道最大的乌头也能泡透为止,然后上锅煮4-6小时,或者蒸6-8小时。直到最大的乌头里面也完全没有白心为止。
国家对于乌头的炮制要求很严格,经过这样的炮制,在*性方面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就算是炮制不合格,也能直观的看出来,就是中心有白心。
当然了,现代绝大部分情况下内用都是用制乌头,生乌头只能外用,我在中医圈子混了这么多年,只见过一个自学的毛头小子在网上给人开生附子,还是治疗咽喉炎,让人家吃了以后满口血泡。
我们来看乌头的主治。
乌头是一个温性的药物,和附子相比,温热性质不如附子,但是通经络的性质比附子要好,因此主要用于风寒痹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位猪脚,就是中了风寒痹,中学课本有节选,他在西伯利亚怎样克服困难修铁路,从而留下了寒疾,最后年级轻轻的就死了。
他的那种病,就是乌头汤的主治,都不用换方子。
乌头的主治就是风寒性质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筋脉拘挛等关节寒痹。
这方面就不用多解释了
乌头还可以治疗胸阳不振导致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比如金匮要略的乌头赤石脂丸。
乌头还可以治疗头风头痛、偏头疼、牙痛部分癌痛等疼痛性质的疾病,需要是属于寒导致的疼痛,如果是热性的牙痛,用乌头会更加严重。现代测试乌头的止痛效果,也是用二甲苯导致小鼠耳廓肿胀,然后用乌头治疗。以前多次提到的热板法,把铁板烧烫,然后把小鼠放上去,估计用了乌头会直接导致小鼠的爪子烂掉。
牙痛的寒热,很多人都认为是上火,这个以前也提到过。确实有寒性的牙痛,特别是上门牙的疼痛,就是督脉寒闭导致,不能用清热药,乌头温阳通督,治疗上门齿疼痛是正适合的。
乌头的止痛作用,虽然说热痛肯定不能用,也不一定是针对寒痛,特别是生乌头,如果少量服用会导致麻口,严重的会导致咽喉麻痹,甚至阻碍呼吸,因此古人常用乌头作为麻醉剂,有名的麻沸散虽然配方失传,但是后人也创造了多个类似于麻沸散的方子,组成就有生川乌、生草乌、麻*、闹羊花、洋金花、生南星等组成。
乌头还可以用于面瘫、寒疝等疾病,属于中风一类的多是寒性,乌头也经常使用。
乌头还可以外用,用于阴疽肿*,或者做成膏药治疗关节疼痛。外用则是多生用。
乌头的主治说来也简单,就是用它的温经止痛的性质,和通经络的性质,乌头不同于附子,而善于通行经络,而且温热性质足够,能够行气活血,因此属于寒性痹痛的方子常见乌头
关于乌头的剂量,我刚提到用附子可以用到50克,李可用附子能够用到克甚至更多,乌头和附子差不多,在极限剂量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但是临床上不建议用那么大的剂量,除非是真正遇到保尔柯察金那样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小剂量长期使用更合适,这样会避免疾病还没消除,而火*积蓄
我虽然用过附子50克,但是也不是每服药都用50克,这个具体要看寒痹的轻重。
很多人看了李可的书,就有用大剂量乌附药的冲动,这是不对的。李可用大剂量的甘草配合乌附,实际是拉长了乌附的作用时间,在需要药的时候往往药量不够需要加更大,而到了不需要乌附的时候,由于过量积累,往往会导致腰困如折。
腰困如折就是腰好像折了一样难受,这是典型的乌附剂超量的症状。
关于乌头中*的解救,一般使用大剂量的生甘草、黑豆、绿豆、生蜂蜜、生姜等药物。
草乌
草乌辛、苦,热,有大*。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搜风通络,散寒止痛
草乌的*性药比川乌更强,作用上和川乌差不多,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单独使用川乌,或者是川乌和草乌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具有增加治疗效果和分散*副作用的优势。
单独使用草乌的比较少
因此学习草乌,主要是学习它和川乌的区别,以及它的*性
首先说草乌和川乌的区别。草乌是毛莨科植物,毛莨科的植物之前提到过,往往都是*性比较大,作用也比较霸道的。
草乌和川乌具有类似的作用,都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祛除风湿。但是草乌的*性更大,搜风通络的作用比川乌强,而温经散寒的性质不如川乌。
由于草乌更擅长搜风通络,因此通络止痛的作用比川乌好一些。当然了,这要看是那种疼痛,如果就是受寒导致,那就不能这么说了。
换一种思路,也可以理解为草乌搜风通络,附子温阳散寒,而川乌两者都像而介于两者之间
再说一下草乌的*性,草乌的*性要比川乌更大。而且草乌的生长环境是在山坡草地或者稀疏的树林中,不像川乌那样的环境恶劣,因此种植草乌对于草乌的*性影响相对也比较小。
再就是炮制,我们昨天提到过川乌的炮制,今天再说说草乌的炮制。在编撰国家药典的时候,曾经反复对各种炮制方法做出比较,证明蒸草乌的减*效果最好,大约是生品的1/59。加黑豆甘草煮*性下降1/26,直接煮*性下降1/2。
很多医生开乌头都是要求回家久煮,这种煮法的危险性可见一斑。这也是限制草乌使用剂量的很大一个因素。
现在药店都是制乌头,这种制乌头一般都是蒸法或者是加压蒸,或者是黑豆甘草煮,即便是蒸草乌吧,如果你开30克,还等于是吃了0.5克生药,危险性也是蛮大的。
我们昨天提到川乌的*性,对于种植的川乌、附子、天雄,经过炮制以后,*性可以藐视。但是对于草乌不可以,即便是经过炮制以后,也仍然要谨慎。
当然了,草乌具有搜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很多病症仍然很需要,因此在用途上还是很广泛,特别是在外用方面,做成膏药、酒剂等各种制剂,还是一个很受追捧的药物。
在内服方面,需要用制草乌,一般不会冒险用生的。需要准备足够的减*措施,比如久煮、加黑豆甘草等。如果是用内服汤剂,一般都会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步加量,这样会更稳妥一些。
我这边有入汤剂用30克草乌的,有制川乌30,制草乌30的,没见到更多的。也不建议用更多。
一般情况下用量都在10克以下,教科书说的是1.5-4.5克。
川乌和草乌统称为乌头,在十八反中,半蒌贝蔹芨攻乌,说的就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都不能和乌头同用。
这句话有很多衍生品,比如天花粉是瓜蒌根,贝母还有川贝母、浙贝母等品种。而附子和天雄都和川乌是同一种植物的根,因此理论上这些都应该纳入禁忌范围。
*花杜鹃
*杜鹃有几个名字,学名羊踯躅,别称*杜鹃、闹羊花、老虎花。羊踯躅(yangzhizhu)虽然是正名,但是名字太难念,即便是读对了也不一定能打出正确的字来,因此我还是喜欢用闹羊花和*杜鹃这两个名字。
*杜鹃的花、根、果实都能入药,其中以花用的最多。全株都有*性,花可以*死昆虫,花、茎叶如果被羊误食,会导致羊踯躅而死。踯躅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跺足,顿足;第二是形容慢慢的走,徘徊不前。这里应该是指的第二个意思。
*杜鹃花:辛、温,有大*。归肝经。功效:祛风除湿,解痉镇痛,杀虫,散瘀,劫顽痰
*杜鹃根:辛、温,有*。功效:祛风止咳,散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外用治肛门瘘管,杀灭钉螺。
*杜鹃果实:果:苦,温。有大*。功效:果:搜风止痛,止咳平喘。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杜鹃茎叶:茎、叶:杀蝇蛆,孑孓,钉螺。
应该说*杜鹃整个植株在药理作用上差不多的,只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可能选择不同的部位效果更好。就比如用于杀蝇蛆,用茎叶当然可以,用花或者也可以啊,可是花多么贵了,谁舍得用啊。
严格来说,入药的是花,其次是根和果实,一般不用茎叶入药,茎叶仅作为杀虫剂。
想想吧,我们今天晚上谈的就是一个杀虫剂啊!那个啥敌敌畏也有很多功效,西医就不敢用。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从功效上来讲,*花杜鹃和马钱子的区别很大,而更接近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两者都属于麻醉药性质,都能够用来当麻醉药用。
前面提到,古代麻醉药用的就有*杜鹃花、洋金花、麻*、生乌头、生草乌、生半夏这一类的成分。
*杜鹃花注射液在现代已经用于手术,我发个例子给大家看
以5%闹羊花注射液作耳穴麻醉,每穴注射0.1~0.2毫升,体穴麻醉每穴用0.2~1.0毫升;耳穴不超过5个穴位,体穴不超过12个穴位。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就可开始手术。麻醉后均诉穴位有酸胀感,即在术中仍可出现此种反应。从94例手术的麻醉过程看出,闹羊花穴位麻醉对头、颈、胸、腹部手术效果较好,对四肢、脊柱、会阴、生殖器、疝气等手术效果较差。曾有1例食道下段癌经耳穴麻醉后,开胸切开膈肌,清扫贲门两旁淋巴结,手术长达8小时,结果手术过程中除有轻度气促外,未见任何其它不适。另有用5%闹羊花注射液与维生素B1注射液作耳穴麻醉各例,结果前者镇痛效果较后者为优,诱导时间较短,应用辅助药物(杜冷丁)人次亦少。病人用5%闹羊花注射液耳穴注射15~30分钟后,可见血压逐渐回升,并能维持平稳,安全渡过手术。在体穴麻醉中曾有个别晕针现象。此外,采用50%闹羊花1~2毫升肌肉注射,同时以洋金花生物碱5~10毫克静脉满注并配合适量辅助麻醉,亦能收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据实验和临床观察,闹羊花与洋金花同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洋金花的麻醉作用,并能抵消或减少洋金花的副作用。
*花杜鹃和马钱子的第二个区别是*性。*花杜鹃的极限剂量是3克,一般用量在1.5克以下。马钱子的治疗量和中*量很接近,用少了不管用,往往为了追求疗效而把剂量增加到亚中*剂量。而*花杜鹃伴随着剂量的增加,不仅效果不会增加,反而*副作用增加。所以说*花杜鹃的安全性相对于马钱子高很多。
这是因为*花杜鹃本身就是一麻醉止痛药,达到止痛剂量以后,用再多也不会增加效果,只会增加*性。而马钱子是一通经络药,通经络药必须使用大剂量才能见到效果。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花杜鹃中*的情况比较少见
*花杜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能解痉。它是一个麻醉药啊,吃了以后肌肉就放松了,当然能解痉。而马钱子最大的*性就是痉挛。因此用*花杜鹃和马钱子交替使用,就能更好的避免马钱子的*性。
具体到*花杜鹃的中*反应,首先是嗜睡,然后是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心室纤维性乱颤而死亡。
*糖、*蚬汤、绿豆可以解*,栀子水也可以解*。西医洗胃,给阿托品,兴奋剂,吸氧,保暖等措施。
一般情况下,如果小心用药的话,剂量小一点不会中*的
*花杜鹃能够麻醉止痛,当然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疼痛,偏正头痛,牙龈疼痛。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的时候,用酒制*杜鹃或者是泡酒能增加*杜鹃的药性。
比如说,*杜鹃煮水含漱可以治疗牙痛。
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杜鹃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圣惠方》)
治风痰注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续传信方》)
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跌打损伤:*杜鹃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治疗痹症(关节肿痛,或运动障碍)
取生闹羊花4两,金樱子根1两,洗净后,以烧酒1斤封浸1个月。成人每晚服药酒15~20毫升,体质较弱者10~15毫升(不可超量),具有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的作用。孕妇及体质明显虚弱者忌服。如遇轻度不适或出现中*现象,应立即停药,并服绿豆汤等解*剂以解之。
*杜鹃能止痛,但是绝不仅仅是麻醉作用,这一点和西医的止痛药不同。*杜鹃还可以祛除风湿,特别是用花入药,花本身质地轻扬,而性味辛,因此具有很好的宣散作用,在止痛的同时,能够驱散风湿邪气。
而且*花杜鹃还兼有活血散瘀和搜刮顽痰的作用,比如*杜鹃用于治疗瘫痪:生干地*、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局方》伏虎丹)
*花杜鹃有祛痰的作用,同时还有止咳平喘的作用,特别是平喘。喘咳可以理解为气管痉挛,而*杜鹃能够消除痉挛,因此能够止咳平喘。但是这方面用根和果实的比较多。
*杜鹃祛风的作用,也能用于顽固风邪而没有疼痛的情况,比如皮肤顽癣、疥疮、瘌痢头。能够治疗顽癣,说明*杜鹃祛风是作用值得肯定。
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
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
*杜鹃本身*性比较大,用来治疗外科疾病主要还是外用涂擦。
还有人用*花杜鹃来治疗疟疾,疟疾应该算是风邪入里吧。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
*杜鹃的功效大体就是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像马钱子那样复杂,也不像马钱子那样用起来小心翼翼。在风湿痹病特别是严重的疼痛方面,*花杜鹃是一些民间知名草医的不传之秘。
*花杜鹃毕竟是麻醉药,因此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关于*花杜鹃就说这些吧。止痛三杰:*花杜鹃、洋金花、罂粟。遇到严重疼痛难以攻克的,不要忘记这三个药。
雷公藤
需要注意的是,雷公藤用的是根和根茎,不是藤蔓。
雷公藤这个药发现比较晚,最开始是由《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也就是《本草纲目》之前都没有进入过大众视野,一直作为偏方秘方使用。雷公藤这个药我记得最初是由南方某乡野医生贡献,医院开发,用于治疗类风湿,并且在杂志上进行报道,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伴随着雷公藤的传播,也有一个变化的历史。雷公藤大*,大家也都知道,大*之药必有奇效。因此都是作为乡野医生的秘方不被传播。只是乡野医生用的是全根,*性大,效果也好。医院,经过研究开发,发现*性主要集中在根皮部位,因此采取去皮使用的方法,严格祛除根皮和韧皮,只是保留木质部。经过这样的加工以后,雷公藤就变成了低*药物,也没啥治疗作用了。
现在的雷公医院和保健医生的药物,反而在中医对它看法不咋地。
先看雷公藤的具体功效。雷公藤辛、苦,性凉。有*。归心、肝、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杀虫解*,消肿止痛,活血通络。
雷公藤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就是它的*性物质和药效物质是同一种,不管是去除根皮,还是其他的炮制方法,在减*的同时,也就是减少了药效。
第二就是它的攻*能力强,所谓祛风除湿,用传统话语就是祛风*,除湿*。比如说雷公藤祛风,可以用来治疗麻风病、牛皮癣、红斑狼疮,但是脑中风就没人用它。因此雷公藤的祛风是祛除风*。
雷公藤的第三个特点是寒凉的性质,这种性质往往更适合南方湿热的环境,而北方的风湿寒证和寒证化热的情况,用雷公藤反而觉得不合适。
雷公藤的第四个特点是通经络,我这边资料说它通行十二经。当然这种作用我没有看到,我自己品尝也没有感觉到,也许是剂量太小,没有达到*性剂量的原因吧。
具体来说雷公藤的主治,首先就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用新鲜雷公藤的根或者叶子捣烂外敷,半个小时就要去掉,否则会起泡。能够让皮肤起泡也说明雷公藤的*性。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用雷公藤煮水,也就是做成汤药。或者是用雷公藤做丸剂。这两个都涉及到雷公藤的*性和减*方法。
雷公藤的*性在根皮,医院的要求是用雷公藤15克煮水,这个剂量我用到过20克并没有发现任何*性反应。要求雷公藤必须严格祛除根皮,煮药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都没有看到任何效果。
我认识一位老中医,他用雷公藤,是用全皮的根,用蒸法去*,然后用生药做丸,自己一次服用相当于生药5克安全,给患者按照5克生药的剂量,分三次给药,三天一个疗程。三天后更换马钱子或者闹羊花,三个药物轮流使用。
蒸法去*也有人研究过,效果比单纯用木质部还好。这种用法也可以供参考。
接着说雷公藤的疗效,雷公藤祛除风*的效果很好,可以用于治疗银屑病、麻风病、红斑狼疮、湿疹、带状疱疹、斑秃、疥疮以及其他的顽癣和皮肤发痒性疾病
这些病症我这边的病例基本上都是单方使用雷公藤的,或者是使用雷公藤多甙片。我就不举例了。
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烂,搽敷。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研末凋擦患处。
治疗头癣:雷公藤根皮做粉,凡士林或醋调敷患处。
雷公藤的攻*性质,还可以用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并且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能够用于癌症的治疗。
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
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开始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口服,1星期为一疗程;以后视病情与患者体质情况,剂量可略有增减,但每次给药量不宜超过10~25毫升。如服药7~10天后无明显副作用,尚可延长服药时间;但服用时间过长的应短时间停药,一般服用20~30天后停药5~7天。经治99例,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基本上无副作用;若体质较弱者,可有恶心、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
雷公藤治疗肾炎、肾病综合症,用雷公藤多甙配合六味地*汤加味,兼寒湿的加藿香、车前草、白茅根。兼瘀血的加生蒲*、丹参、红花。肝郁气滞的用柴胡、郁金、枳实、白芍。肉眼血尿的用益母草、小蓟、三七粉。尿蛋白明显的用荆芥、大*、蝉蜕、芡实、玉米须。
雷公藤还具有杀蛆虫、孑孓,灭钉螺,*鼠的作用,不过这些不属于中医研究范围,从略。
在使用中注意雷公藤有抗生育的作用,对于青春期男生使用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育。
雷公藤这个药,*性不如马钱子和闹羊花,效果也不如这两个明显,往往有的用了能够管用,有的会不管用。由于雷公藤祛除风*的作用好,因此倒是建议在关节肿大期来使用它。等到了后期,关节液丧失,关节处于干磨状态。雷公藤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用到中*也不会有效。
雷公藤的*性对于人、犬、猪及昆虫的*性很大,可以发生中*甚至死亡,但是对羊、兔、猫、鼠、鱼却无*性。中*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法,或给蛋清,面糊保护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给氧等对症治疗
对于雷公藤的*性,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雷公藤这个药,由于传的太神了,以至于看到类风湿就想起它,主要也是马钱子*性更大,更不敢用;*花杜鹃一般人不知道这个药。因此雷公藤就变成了很多外行人治疗类风湿的首选。我混群这几年,没少看到某些砖家叫兽给人用雷公藤,还神秘兮兮的不说名字。不说也知道,煮药两个小时,就是雷公藤。如果是用乌头附子也就是煮药一个小时。
但是雷公藤不是所有的风湿类疾病都有效,很多是无效的,可是这些医生有没有第二个药来用,也不会辩证论证,因此就需要加大剂量来试探效果。中*往往就发生在这种情况。
对了,可以用五子四物瓜石汤来雷公藤的*性,也就是瓜蒌、石斛、白芍、川芎、生地*、当归、五味子、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覆盆子。
临床使用雷公藤注意要从小剂量开始。有心肝肾器质性损害、功能异常的禁用。有严重心律紊乱、严重贫血、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体质虚弱和有胃肠疾病的慎用。不能和其他的细胞*性药物、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昆明山海棠
昆明山海棠用全株或者根皮入药。药性苦、涩,温;有剧*。归肝、脾、肾经。功效续筋接骨,祛风除湿,活血止血,祛瘀通络,攻*杀虫。
昆明山海棠也是大*之药,绰号断肠草,根系中含有部分雷公藤成分,比如雷公藤素甲,雷公藤素丙,雷公藤酮等元素。但是致死*性相比于雷公藤要小。用老鼠做实验,雷公藤的半死亡率是21.26g/kg,而昆明山海棠的半死亡率是70g/kg,安全量是10g/kg。虽然说雷公藤类物质对于老鼠的*性和对于人的*性不一样,不能用这个数值来对照人,但是也能看出昆明山海棠的*性要比雷公藤更小一些。
但是昆明山海棠的副作用比雷公藤更多,这个也算是中*症状了。一般在数小时或3-5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有头痛、头晕、四肢发麻、乏力、烦躁不安、精神亢进、幻觉,严重者可有阵发强直性惊厥;消化系统症状有口唇、食道和肠胃等粘膜散在性出血糜烂和坏死,恶心、呕吐、强烈腹痛、腹泻,大便中有血和粘膜的坏死组织,胃部烧灼感,后期可有肝脏肿大;心血管系统症状有脉弱而慢、心律不齐、早博,中*初期血压下降,后期有暂时性升高,心电图可见T波倒置,S-T波转移和心肌劳损等异常现象,严重者可出现混合型循环衰竭而死亡;呼吸系统症状有呼吸急促,肺下部有湿性啰音,急性期可见肺水肿,严重者可因呼吸突然停止而死亡。此外,还可出现尿闭、血红蛋白尿、体温升高、毛发脱落及皮肤糠状脱屑等。
因此用昆明山海棠也需要从小剂量做起,逐步加大剂量。
现在有昆明山海棠片,这个方便
昆明山海棠的主要用途首先是风湿类的疾病和疼痛类的疾病,比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肿骨折,半身不遂,疝气疼痛,痛经,产后腹痛等。
风湿痹痛应该算是一类,跌打损伤算是一类,疝气疼痛、痛经、产后腹痛,都是下腹部的疼痛,可以归究为肝经的疼痛,或者是下焦的疼痛。同时也说明昆明山海棠能入血分,活血通经止痛。
昆明山海棠毕竟性味苦涩,因此还是一个良好的止血药,可以用于月经过多,出血不止。
但是也要注意,昆明山海棠作用于生殖器官,不仅是治病,它的副作用也会表现在生殖器官,具体为少数患者久服本品可引起闭经、抗早孕。对男子则是精子减少或缺如。总之都是抑制生殖活动。这种抑制作用伴随着用量的增大而表现明显。停药后过一段时间生殖抑制可以消失。
昆明山海棠还表现出优秀的抗*性质,可以用于多种慢性*性疾病,比如可以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狼疮型肾炎;癌肿;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银屑病;神经性皮炎
这种治疗能医院进行的,因此使用的是昆明山海棠片,配合西医疗法。这方面可以作为探索
另外还有人用昆明山海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说这种方法有些疯狂,但是能说明它具有止泻作用。
关于昆明山海棠的研究不多,医院进行的,所使用的是昆明山海棠片。用途虽然广,但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替代细胞*药物使用,或者是结合环磷酰胺来起到增效作用。
当然,这个药还可以从中医角度来探讨?它的疗效。
昆明山海棠作为一个发现比较晚的药物,已经充分的西医化了
关于昆明山海棠的疗效就说这些。
它的剂量,我的书上是借鉴《云南中草药》的说法:用根9克,或者全草30克,泡酒克,每次服用5毫升,每日两次。也就是这些药能够喝50天。
但是我也看到了另外的说法,就是用6-15克煎汤,昆明山海棠的根有雷公藤成分,因此需要先煎
泡酒用的是生药,等于直接吃生药。而久煮法能够破坏*性,这是两者剂量差别很大的原因。
需要注意孕妇禁服。小儿及育龄期妇女慎服。不宜过量或久服。胃部疼痛等。超量服用,可致中*。
服药期间忌酸、冷、鱼腥,忌食牛、羊肉,蛋类,豆类。中*可用茶叶煎水服解救。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是乌头属的植物,也含有乌头碱一类的物质,因此和川乌、草乌是近亲。
雪上一枝蒿生存在高海拔地区,野生的生长在海拔3-米的区域,主要是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现在的种植品海拔可以不用这么高。
雪上一枝蒿的*性类似于乌头,甚至比乌头更大,生品内服需要非常小心,一般外用,或者制成针剂,内服都是很小的剂量
雪上一枝蒿也是一个地方中药,在古籍中没有记载,现有的资料大都是存在于民间的中药志中,比如《科学的民间中药》和《云南中草药选》
因此能够看到的雪上一枝蒿的用法有两类,一类是民间的用法,就是小剂量的生品内服,一般用量在几十毫克。第二种是做成针剂,明显带有现代特点的用法。
生品外内服还是很危险的,比如你要用50毫克雪上一枝蒿,你就需要用5克生药粉,分成份,每次服用一份。乡野的操作方法在剂量上很容易出现偏差,比如某一份可能只有30毫克,而另一份可能有80毫克甚至更多。
因此现在提倡仿效附子炮制。具体的炮制方法首先是泡水,间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水,一直到品尝没有麻口的感觉,然后上锅蒸透,到没有白心为止。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就很高了,但是相应的使用剂量也需要增大。
另一种方法就是仿效生附子的用法,就是久煮,通过久煮减*。这种方法危险性还是存在,一般需要医生亲自示范,并且准备解*剂。
但是现有的资料大都是来自于民间中药,因此大都是生品研末吞服。这种情况最好也用水浸泡的方法预处理一下再粉碎。这样更加安全一些。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雪上一枝蒿也是一个治疗剂量和中*剂量比较接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从小剂量逐步增大,严格控制总用量,多种药物交替使用等这些*药的常用避*方法
下面是雪上一枝蒿的主治
雪上一枝蒿苦、辛,麻,温性,有大*。归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抗*止痛。
雪上一枝蒿主要还是用在疼痛类的疾病,比如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牙痛,术后疼痛,晚期癌痛,神经疼痛等疼痛类的疾病。雪上一枝蒿辛散温通,性猛烈善走,因此对于多种疼痛都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可以用雪上一枝蒿单用研粉吞服,或者做成药酒外擦,或者做成注射液使用都可以。
比如:1.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雪上一枝蒿0.9克(如米粒大)吞服。
这个应该指的是生药了
2.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虫及*蛇咬伤,蜂叮: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斤,十天后外擦,禁内服。
3.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1~2天后观察牙髓失活效果,行无痛去髓术。
4.雪上一枝蒿可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跌打损伤及牙痛、术后疼痛、晚期肿瘤疼痛等。常用白酒浸泡雪上一枝蒿块内服或局部涂布,或直接将块根研粉内服;口服每月总量不得超过毫克。或以本品制成注射液,成人每次肌注10~25毫克(儿童3~5毫克),每日1~2次。曾用注射液治疗72人次,59例有效,其中创伤及术后疼痛者36例,全部在用药后15~20分钟显效,药效可持续12~36小时。
这是几个用法的例子
雪上一枝蒿还有良好的抗*作用,不仅能用于癌*,还可以用于疮疡肿*,*蛇咬伤。疮疡肿*能肿起来,应该大部分都是热*,*蛇咬伤也大部分都是热*,雪上一枝蒿能够用于这些疾病,说明它并不是仅有寒证能用,热证也能用。这主要是它通性格猛烈,通经活络,善于行走。
雪上一枝蒿口服的剂量一般都是在几十毫克每次,上面发的病例在剂量上很悬殊,需要注意炮制方法不同对于用量的改变。
雪上一枝蒿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牛羊肉。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
雪上一枝蒿中*的主要症状为:轻者嗜睡,口腔灼热感,分泌物增多;重者全身发麻,发软,发冷,发胀,喉部不适,恶心呕吐,流诞,头昏眼花,心悸烦躁,腹痛有便意;重骂者昏倒肢冷,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心电图显示频发性期前收缩。严重者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也有患者服药后仅2小时出现中*死亡的先例。
解救方法:根据一般临床经验,认为阿托品、普鲁卡因酰胺及奎尼丁是较有效的对抗剂,用之及时,可以获效。此外,民间亦用竹笋、竹根、竹子、芫荽、防风、茶叶、甘草等作为解*剂,任选2-3种各5钱,水煎服;或猪油、红糖、蜂蜜任选一种煮稀饭吃,可酌情试用。
[祛风湿药未完待续,欢迎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