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果小卧室留着浪费,不如拆了重做
TUhjnbcbe - 2025/6/29 16:50: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

逃离北上广的计划喊了很久,始终不知道要去哪,看到这个案例,恰逢十一假期,又把我拉回到了三年前的宽窄巷子口:

雕梁画栋的小院里绿意盎然,大门厅旁三两老人正陷在胶着的棋局中,徜徉在路边,偶尔停下来看看变脸,贯穿着嗯啊咿呀的川曲,这是我对成都的初印象——怡然自得。

图住范儿自摄

屋主小吴夫妇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从小到大酝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将这四个字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家也是这样子——

原木是这个㎡房子的主调,木的亲醇与浑厚让这个家的第一眼很温馨,不过由于房子里目前主要是一家三口在住,且夫妻俩都很注重隐私。

设计上就得为这部分需求做出预留和中和。

改造前

房子是全新的,位于二楼,方方正正,从原始户型图上看,不做改动也没啥毛病。

不过结合夫妻俩对于隐私的一些诉求,主卧还是进行了一些改动~

改造后

1.把卫生间纳入主卧,做干湿分离区

2.拆掉墙体,打通两间卧室合二为一做主卧,划分部分区域做步入式衣帽区

主卧改造前后示意图

3.利用岛台和边角柜,打造中西分厨区

4.利用定制柜做45㎡收纳,划分出“L”型的玄关区、步入式衣帽区

项目信息

设计方:喜屋设计/成都

房屋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

户型:三室两厅一厨两卫

常住人口:一家三口

花费:30w(全部费用,含软装、家电、家具)

01

“L型”转角门厅,可坐可收纳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L型”的定制柜化作玄关区,可坐可收纳。

常见的玄关区都是一字型靠墙而建,加走廊营造入户的仪式感,这个玄关因为受结构限制,靠着梁+半墙是承重结构不可拆,做成了“L型”,隔壁是厨房的操作间和餐厅区。

传统的吊柜+地柜+中间镂空的定制柜组合方式没有变,只是受长度限制,其中一部分收纳的空间从一面墙挪到了和门一面的墙上。

入户门齐平的这面墙上,做了高0.6m的吊柜,明显比旁边的低一截,预留出下方区域做外套悬挂区和开放格的鞋子收纳区。

吴小姐浅算了下,加上旁边的封闭式地柜和开放格鞋子收纳区,塞下60双不成问题,目前还没塞满。

鉴于夫妻俩都很喜欢自然,从玄关起,原木就成为家的主色调,就连原木色的地板都是全屋通铺,除了厨房。

02

“中西分厨”的第二种解决方案

玄关柜一墙之隔的背后,就是餐厨一体的空间,还附带了个生活阳台,在两扇大玻璃窗的映照下,虽然朝北,采光条件依然很棒。

这个空间里最大的看点“中西分厨”的开放式厨房了。

一定有人质疑四川这么口味重的地方怎么会有人做开放式厨房,炒菜的重油烟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设计师也提前和屋主做了沟通:屋主的饮食口味固然也不轻,但也不会天天大炒,相比本地人反而口味偏清淡,且有方太的大吸力油烟机加持,实在担心餐厨旁边一面墙都是窗,他们不是很担心。

厨房

现在做饭,不论中厨、西厨,小家电必不可少,还总有那么两三样使用频率贼高,不能塞在橱柜里,只能占台面空间了,比如电饭煲、微波炉、饮水机等等。

屋主家就是这样,别看整个房间面积不算小,但餐厨空间一共才13㎡,单厨房,不到5㎡。

原有L型靠墙的操作台面上,容纳了炒、煮、洗的需求,小家电如果放在这里,切菜就显得很局促,还有随时挪动。

设计师在承重墙侧面延伸了一个长1mx0.6m的岛台,切菜区、传菜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即使夫妻两人同时在厨房操作,也互不影响。

我们都知道,小白砖和原木风绝配,日系且清新,但不巧的是,小白砖选购、铺贴的翻车几率贼高。

设计师投了个机,选择了15x30cm的小白砖瓷片,这样既不影响美观,也保证了质量。

住范儿的老朋友浅沫也有这款,感兴趣可以去瞅瞅~

菜做好了,餐桌就在岛台旁边,站起来就可以放在餐桌上,很方便。

餐厅

饮水机、面包机这些常用的小家电,干脆彻底移出厨房空间,全都归置在餐桌旁边的餐边柜上,这样不论从客厅、厨房或者卧室想喝水,动线都很方便。

墙面借用置物架做展示区或者收纳区,放杯子、或者放绿植,凌乱中带点随意,很温馨。

TIPS:餐边柜+置物架收纳,这也是北欧设计里常见的手法,用在这里,代替整面墙定制柜的死板,好看还不失功能,很实用。

这也是我最开始说的中西分厨之妙。

除了餐边柜,冰箱外置,也是弥补小厨房空间不够的常见手法。

胡桃木的实木置物架刚好适配原木风,搭配西门子网红款白色冰箱,完美~

03

“空空如也”大客厅

餐厅的对面就是客厅,本来就不小,一共25㎡呢,东西还少,显得更大了。

那,一眼望过去,是不是空空如也~

没错,屋主一家严格践行就近收纳的原则,对买东西这件事很节制,原话是“非必要不买,钱要花在刀刃上”。

设计师参考了逯薇老师《小家越住越大》的“二八设计收纳原则”,做了一定的减法后,只留下一排落地定制柜。

两边做成抽屉,放置一些随手拿取的小物件,中间三个开放格+收纳盒用来放娃的玩具。

以实木茶几为中心,靠墙放四人位的沙发,铺上地毯,足以容纳五六个人同时入座。

浅看一下,电视旁、沙发旁出处皆绿植,就这拍摄时,屋主说还没买完呢。

实木茶几、沙发皆来自二黑木作

为了好看且不占地,客厅选择了格力的白色柜式空调,比挂机贵,比中央空调便宜,我家也是这样。

同样,无主灯设计也不占层高,美观大方。

从餐厅望向客厅

空空如也的大客厅+开放式厨房没有遮挡物,即使在厨房做饭、切菜,也能和客厅的家人互动,很适合温暖的三口之家。

04

夫妻两的小天地——主卧、主卫套间

主卧空间是本次案例的另一大亮点,通过设计完美的实现了衣帽间、主卧、主卫“三合一”。

在原有的户型图里,现在的主卧、衣帽间分别是两个房间,中间有个轻体墙,可这个家目前就三个人尚且住不满,多一个卧室又小又不实用,不浪费吗?

拆掉墙体,和二为一,屋主梦想的大卧室、衣帽间都有了着落,房间也很宽敞。

主卧除了定制柜,各个物件都是原木风,实木床、实木床头柜皆来自于二黑木作。

全屋通铺了木地板,就连窗帘的颜色,都是米白色。

屋顶的竹编吊灯是主卧的氛围担当。灯本无奇,可外边这个影影绰绰的竹编灯罩很有古韵,一下子点亮了主卧空间。

主卧床的对面,正是沿墙而建的“L”型衣帽区,就连飘窗的侧面,也做了小型的收纳区,保证墙面与柜门齐平。

衣帽区的定制柜都通顶,不用担心有卫生死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的用来存放不常用的被褥、行李箱等,下面的做了长衣区、短衣区,没有抽屉。

完工后是下面这样的,转角的地方没有做柜门,方便常穿的衣物随时拿取。

中间的部分不做柜门能理解,可上下不做柜门很容易落灰且难打理,你们觉得呢~

飘窗倒是个好地方,换裤子刚好有地方坐了,也能当个发呆看书的地方。

主卧做蹲厕?还带双台盆!

衣帽区的隔壁门,进去就是主卫空间。

卫生间墙面、地面通铺15x30cm的水泥砖,双台盆外置,做了干湿分离。

双台盆配合墙面1.7m长的镜面收纳柜,吴小姐的化妆品不愁没地方放,台面距离地面还有30cm的空间,扫地机器人能轻松打扫。

淋浴房是下沉式的,从马桶区到淋浴区,大约有3cm的高度差。

至于为什么用蹲厕,是屋主家的习惯,个人选择了。

05

暖呼呼的“儿童房”

儿童房在主卧的对面,是给女儿准备的,全屋依旧延续了原木风。

女儿的房间和主卧衣帽区布局一样,只是换个方向:用定制柜做了大量的收纳空间,也有一个飘窗。

因为收纳空间足够大,客厅才能不做定制柜。

唯独不同的是,靠近飘窗的地方,做成了学习区。

开放格的地方用来收纳女儿常看的书籍,下面是做作业的地方。

06

卫生间

主卧与儿童房之间,夹了一个公共卫生间。

这个卫生间比主卫的小了1.1㎡,看起来小了一大截。

好的是这是个明卫,且做了干湿分离,这个卫生间大多数情况是女儿在使用。

我一直觉得家这个地方的设计,没必要追求一步到位,所谓“理清需求也是基于过去的、或者未来3~5年想要的生活”去做尽可能全面的、合理的设计。

可实际生活里,柴米油盐,年龄审美,娃的长大等等,都会让我们的需求发生一些变数,没想清楚之前,干脆“待定”,比如不做,或者花小钱先满足当下的小需求,想变的时候也不会太心疼。

你们说呢?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设计师案例了,啰啰嗦嗦加入了些自己的想法,咱们可以继续探讨,喜欢的别忘记给yo点个“喜欢+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小卧室留着浪费,不如拆了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