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短评:好人防讹应注意法律事实
11月22日,就备受关注的 老太讹人 事件,四川达州警方发布消息称,受伤老太蒋某某系自己摔倒,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决定对其给予行*拘留7日的处罚。面对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老人一家表示不服,将申请复议。昨天,面对媒体,老人为自证清白发*誓,事件再次掀起波澜。这容易被解读为另一个版本的 彭宇案 ,与之不同的是,此次事件中,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 好人 得到了应有的保护,而 讹人 者则受到了惩罚。老人为自证清白而发*誓,似乎展现了事件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出复议要求当然合理,但至于事实真相到底如何,事件又该如何处理,显然不能依据*誓,法律事实方是决定事件走势的关键。警方通报称,老人系自己摔倒,而非由三个小孩推倒,包括三名目击证人证实了此结论。若要推翻此结论,就必须提供自证清白的有力证据。老人在这样的节点发出*誓,显然不能改变警方的结论,它能否引发民众同情其实都是个未知数,事实上,事件曝光伊始,舆论就偏向于谴责 讹人 者,此前上甚至提到老人伤情为几日前洗澡摔倒致使骨折,此说法被警方证伪。舆论之所以近乎一边倒地谴责老人,就事情本身而言,小孩这一角色备为关键,小孩伤害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这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此前多地先后出现类似事件,而舆论普遍认为,这些案件中受伤害的多是 好人 。这也导致,如何做一个好人并避免被讹,一度受到舆论热议。具体到一些事件中,如何证明一个好人,显得极为重要,好人们尽管受到无数人的声援,但从具体情境考虑,他们往往也遭遇了举证困难,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似乎须做的还有更多。此次事件中,好人小胜一筹主要赢在法律事实,如果要总结事件的意义,则主要在于,它再次表明,向陌生人伸出援手时,偶尔也会出现法律纠纷,因此防讹的必要性客观存在。媒体报道称,经过此事后,涉事的一位小孩认为 今后看到老人摔倒,自己会先去找证人 ,当事人这一心理变化意味深长,伴随着好人被讹的威胁,用法律事实证明好人身份似乎越来越迫切。对此,一种自然而然的主张是,向陌生人提供帮助,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尽可能地发动周围的人。当然,被讹毕竟只是微乎其微的可能,更多时候,给予陌生人帮助,在危机时刻见义勇为,都值得鼓励。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吁求,使得这样一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件,却因为它是为数不多借摔倒而敲诈勒索的案例而被拔高,并成为鼓励人们做好事的契机。就此而言,以 让这个社会敢于做好事 为宗旨的中国好人,将此次事件中的好人列为委屈奖候选人,这显然符合舆论的主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