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感染防护指南
(源自疫情防控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
机场工作人员和机组空乘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液、消*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注意保持手卫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每日至少2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上班途中需要注意什么?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工作前如何做
进入工作区域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医院就诊。
办公室内需要注意什么?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或参加会议时需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定期对办公家具、电话、空调等进行消*。
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
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飞机上如何做
尽管飞机是密闭环境,但飞机的空调组件有能力每3分钟就将整个客舱空气替换一遍,良好的通风环境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而飞机HEPA滤网能实现99.99%的颗粒过滤能力,比N95口罩还要强的多。这样强大的过滤能力是完全能够将有害颗粒完全阻隔的。不过对于机组和空乘小伙伴依然不可大意,推荐全程佩戴口罩,与乘客接触时佩戴手套。
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口罩的正确佩戴
六步洗手法
不慎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后,
补救措施怎么做?
◆酒精消*双手
◆脱下外套用75%医用酒精喷洒消*或紫外灯照射消*半小时(紫外灯照射时人需要疏散),然后洗手或者消*双手
◆摘口罩并将口罩外侧折叠内向,再一次洗手或消*双手
◆到医疗卫生部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
出现症状不一定是感染新型冠状病*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被感染了。其他流感或肺炎也有可能出现以上情况。但本着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角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出现发热症状,如何进行自我评估?
如果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在家观察休息后1-2天病情无好转
◆近期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的高度疑似病例,或去过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心理健康篇
一、照顾好自己
◆要保证适当的休息,清淡饮食,这是确保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接受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这是正常的反应,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
◆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并不是因为信息缺乏,而是信息过载,不道听途说,不受谣言蛊惑。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
二、学会释放压力
◆多把注意力放在脚上。尝试把注意力放在脚上,动动脚趾,感觉脚和地面的接触感,帮助稳定心神,不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淹没
◆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针对心理易怒、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采取看电视、看书、听音乐、运动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让自己放松下来
◆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不管是与别人倾诉,还是记录自己的情绪日志,都会很有帮助
三、树立正向思维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不要担心自己和家人会受到感染,这会使你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要坚信明天会更美好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组织和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都能帮助我们克服艰难的挑战,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这段时间可能会很艰难,但一定会过去”“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四、尝试腹式呼吸
◆身体躺平或坐或站皆可,双手可轻轻放在腹部上方,便于感受腹部凸起或凹下的感觉,尽量保持放松,目标是放松身心
◆腹式呼吸迫使呼吸变深。吸气时,顺着吸进来的气往下走,腹部会鼓胀;吐气时则往上走,以便吐出更多的废气
◆数息是便捷的入门方式,刚开始练习时,吸的时候数到4,吐的时候数到8,强迫腹部把气吐尽,对着镜子练习更好
◆呼吸时,胸部肌肉放轻松,肩膀不要上下晃动,将注意力放在感受自己的呼吸上面◆想象置身于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吸入清新的空气,怡人的花香;随着你的呼气,把你的焦虑、紧张等负面的情绪吐出来
五、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当发现自己出现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向组织求助,或向各地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寻求心理援助。附: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一览
附
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源自疫情防控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编制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就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一、佩戴原则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
(一)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二)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三)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四)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感染无保护作用。
二、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二)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三)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三、使用后口罩处理原则
(一)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二)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