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Fun说:
二月二,龙抬头。明天终于能理发啦!
龙王抬头,既指天上苍龙星宿的形态变化,也源于传统农耕文化中祈雨祈福的习俗:人们祭出美食,祈求掌管天地雨水的龙王保佑风调雨顺。
当然人民的大使命依旧是吃,毕竟,龙王在这一天抬头也是想要看看——
人间都有神马好吃哒?
龙抬头吃豆豆
ChiDouDou
“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说起来,二月二吃豆儿还有个感人的传说呢——
相传武则天夺位之事惹怒玉帝,玉帝宣三年不向人间降雨。一条玉龙可怜民间疾苦,私自降雨惹怒玉帝,真是易怒宝宝啊╭(╯^╰)╮被降于一深渊。玉帝曾语:放玉龙出来,除非金豆开花。呃我为什么想到了“要我嫁给你除非虹桥机场开出火车”的梗……于是人们纷纷想辙,他们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炒*豆——
出处见水印
将*豆在锅中爆香,在高温的作用下,豆子的表皮爆开,就像开花一样。
炒*豆就是酥*豆啦
炒*豆有甜、咸口儿之分。糖豆花是把*豆炒脆、炒香,白糖熬化,再把炒好的*豆和熬好的白糖倒一起,使每一粒*豆都尽可能的裹满糖,嚼在嘴里香甜酥脆。而炒盐水豆则在炒前用盐水浸泡*豆。现在,东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仍保留着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
在陕西、甘肃等地,二月二吃的“豆豆”则变成了玉米——吃爆米花。
嘭!
最传统的铁罐“爆法”最受欢迎,一个黑黢黢的纺锤形铁罐下面烧火,直到嘭得一声,米花便随着香味爆好了。
烟雾缭绕的童年记忆
西北民间相传:二月二,皇帝也会到田地里扶犁,皇后则会去田地为其送饭,是为百姓做表率哎呀,公共关系小课堂开课啦?而民间炒苞谷豆有占卜的寓意在其中,苞谷豆开花的大小预示着新一年的收成。传承至今,现在在陕西的有些地方,甚至还会接受人们自带玉米,手加工费的方法呢。
给我一袋玉米,让你变开心
龙鳞春饼吃起来
ChunBing
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北方地区,有吃春饼的习俗。薄薄一张小饼卷上当春时蔬与卤味、酱肉,喷喷香。因为荷叶小饼很像龙的麟,正应了龙抬头的景。
上图也是春饼,但FunFun以为,这盘虽美却少了春饼的灵魂——家常。春饼并不是精致的吃食,吃得讲究,但也吃得糊弄。
春饼卷的那盘菜,叫春盘,俗称炒合菜。
要给合菜盖上“鸡蛋被”才暖和
一般而言,春盘会选择脆生生的鲜豆芽、嫩菠菜、加上当春最鲜嫩的韭菜,与粉条、圆白菜丝、胡萝卜丝同炒,再摊个鸡蛋盖在菜上齐活。
其实除了豆芽、粉条、韭菜必须有,其余的配菜可加可不加,家里有什么炒什么,十分随意。
粉条唱主角的合菜
别看它简陋,美味至极——有“春风十里,不如合菜卷饼。”的美誉,咳,我誉的。
以吃面食著称的山西,当然也不会放过在这一天吃饼啦。山西一些地区会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也有人用饼卷上合菜吃,意谓合龙头。这天还会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而吃面条、吃粉条,则也会称为“吃龙须”或“挑龙尾”。
一碗龙须
二月二的猪头肉
ZhuTouRou
猪头肉是春饼圈的红人儿,一张春饼摊平,卷上几块肥瘦兼有、卤味儿香浓的猪头肉,那鲜浓喷香也是没谁了。
而在有些地方,猪头肉是唱主角的:二月二,不吃春饼,也吃猪头。
猪头切一半,谢谢
吃猪头肉的缘由,说起来很朴素:农耕时代过年杀猪,从初一、十五往后数,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
酷酷的二师兄,以及…别往右看
不过,爷爷奶奶是不会这样告诉你滴~就像管春饼叫“龙鳞饼”,猪头肉被称为“挑龙头”、寓意吃了像龙头一样,事事当先。
熟食摊一掠
话说猪头上好吃的部位真多,比如脆脆的猪耳朵,猪鼻子,和肥瘦兼有、喷香劲道的猪脸儿。猪头肉一般是卤的,拿酱油醋一拌,打发小孩儿去砸蒜。
炒着也好卤香味完全出来了
龙抬头不吃芥菜饭会烂头
JieCaiFan
一碗中白中透绿、闪亮亮,看着便让人有了食欲。白绿相间的饭粒儿吃到嘴里,不油不腻,清爽极了!在浙江温州一带,龙抬头这一天要吃芥菜饭。
当地人说:“二月二,龙抬头,不吃菜饭会烂头。”这是为啥呢?
初春的芥菜最为鲜嫩多汁
相传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条件不足,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因“芥”与“疥”同音,起初就有人传吃芥菜不易得疥疮是“秘方”,谁知真就如此了——原来,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可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也就传了下来。
芥菜饭可加入香菇、肉类同炒
芥菜饭还有一段与乾隆皇帝相关的典故。传说乾隆微服下江南时(第N次)有一天来到浙南一户农家。时值中午,农户好客,便留乾隆皇帝吃饭。准备做饭时,农妇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便到菜园里剥了一把碧绿幼嫩的芥菜,加点佐料,煮成一锅绿中夹白的芥菜饭。平时吃惯山珍海味的乾隆爷一尝这清香,或!他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
二月二炒焖子
ChaoMenZi
焖子是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一带的特色小吃,FunFun本人并没有吃过,但是经常听大连的一位朋友提及。
吃起来应该是吸吸溜溜的吧
大连人对焖子的感情有多深呢?年,大连一家媒体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8成被调查者最爱焖子,远高于烤鱿鱼、海鲜烧烤,可见大连人对焖子是真爱。
焖子是啥?一种红薯粉或绿豆粉与肉汤所做的“冻儿”。
二月初二与“惊蛰”节气相邻,万物开始复苏,许多冬眠的害虫也都结束冬眠。民间则利用煎炒这种方式去烹调焖子,是老百姓希望取“煎炒”这种意向,祈求祛除害虫,盼望吉祥。
河南炒凉粉
在河南,炒焖子焖子又叫炒凉粉。儿歌都唱着:“二月二,炒凉粉儿,清早起来会打囤儿”。
这天,家家厨房的小锅里必是作响的油煎凉粉和葱花。炒凉粉必须用自家打的凉粉,纯红薯芡,炒起来不碎,几乎可以保持切成的模样。吃起来有嚼头,宛如皮冻。
驴打滚财源滚滚
LvDaGun
在北京本地,按老讲二月二要买几块驴打滚吃——这也与炒*豆的风俗相关。炒香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驴驴,滚起来
我们知道老佛爷发明了好多美食,这驴打滚也是由于她老人家出名的。
阀错,又是哀家>ω<
话说,老佛爷有天想吃红豆沙米糕,可是就在拿给太后的时候,却被一个名叫小驴儿的太监碰到了*豆面,这下可吓坏了这名大厨,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他还是给慈禧太后端了上去。
结果,老佛爷一尝便接连称赞,忙不迭的问这道甜点的名字,大厨立马想到了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于是脱口而出:“驴打滚”。此后,驴打滚便作为一道宫廷美食而闻名于世了。
细豆沙被糯米卷着,简直娇羞
FunFun觉得,正是有了外面那层熟豆面,驴打滚摆脱了普通宫廷糕点的甜腻感,平添一谷自然的稻气,连吃两块也不会腻呢。
yeah~好吃地打滚儿
好啦提问
二月二
你家乡的传统吃食是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浏览|越好色的女人越牛逼
点击图片浏览|所有人都在谈论他,就在一夜之间
点击图片浏览|二线城市的买房恐慌
-有意思大家族-
有意思网
中国新闻周刊
AutoMan
大人的玩具
开Fun
反观
财迷
剧逗
百万庄的小星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