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计基础工作集约化规范化浅析60517 [复制链接]

1#

会计基础工作集约化、规范化浅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日益加深,促使许多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性,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国家电公司在年度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了"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四化"工作要求,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加快构建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体系,是公司结合内外部形式及公司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住处的重要决策。财务集约化管理作为公司整体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强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强化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就尤为重要。


中国论文


关键词:目标曲线,实时管控


引言:


财务基础工作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 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水平和成效的基本因素。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基础工作始终是企业财务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会计基础水平,建立规范、标准、精益的会计体系尤为重要。


一、综合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凭证摘要填写随意不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2、会计记账随意性大,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会计一贯性原则执行不规范,各分、子公司对同类经济业务有使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等。


3、成本核算不准确,费用归集不恰当等,同类费用各分、子公司处理和归集的方法不同等。


4、经济业务发生后,相关业务部门配合不到位,不能及时入账,反映财务情况不真实,不完整。


5、资产管理不到位。如:资产随意调拨或发生损毁、拆除时,生产部门不办理相应手续随意更换损毁资产而财务因未获得相应的处置报告而未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导致资产管理帐实不符等。


6、在建工程管理不规范。如:工程超概算且工程结算、财务决算滞后或项目变更取消未完成概算,且未及时申报变更等。


7.资金计划的上报和使用随意性较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8、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不到位,内部监督机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等。


二、在建立高效、集约、规范的会计体系后,将逐步避免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种种弊端,其优点有:


1、以“六统一”为基础,打破地域和组织界限、实现内部财务处理协同,重塑业务流程,将“六统一”即统一的会计*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成本标准、统一的组织体系镶嵌到信息化系统的各业务流程中,建立统一、规范、标准化的会计基础,通过各级分公司、子公司的“一本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同时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使用的会计信息口径统一、能更加准确、透明、规范,使关键控制点得到实时监控,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2、会计集中核算,将前端业务、关联业务等在信息系统内固定的业务流程和核算规则来完成,通过财务与各业务系统的接口集成,自动生成凭证,并在系统内完成自动抵消业务,保证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完整、准确,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3、资金集中管理,建立以国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中国电财为资金结算和归集平台,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池”。优化资金归集路径,推行集中支付,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资金的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相互融合集成,通过现金流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收支的时间分布,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统一调度和安排,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存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实现现金流量使用效率最大化。


4、加强资产管理,通过信息系统规范统一业务流程,同时实现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数据的融合、集成,并实时联动,保证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


5、通过预算的集约调控,强化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科学化、精益化,增强预算的引领作用,扩大预算覆盖面,深化细化项目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支出标准,实现成本的精益管理。


6、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强化风险在线监控,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通过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和预算集约调控,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完善风险的在线监控,扩大了财务监管的覆盖面,落实了风险监控职责,加强了全面风险管理。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企业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财务集约化管理必须持续优化、完善,为适应新的形式,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会计基础的规范化建设,以促进企业优质、高效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