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即位之时,西川节度使韦臬病逝,以刘辟为首的将领乘机叛乱,宰相武元衡被委任为西川节度使,前去平定叛乱。不料武元衡到任后不久,胫骨上便生了臁疮。在现代医学中,臁疮一般指深脓疱病,多数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少数为金*色葡萄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所致。当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再遇上外伤、虫咬症、疥疮、瘙痒性皮肤病等常可引发臁疮。即使放到现在,深脓疱病的治疗也是有难度的,稍有差池便可能截肢,甚至丧命。时值炎夏,武元衡一路奔波,身体疲劳至极。人在*营,卫生条件也是极差。大腿上的臁疮,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虽有石檬等名医调治,却也是经久不愈,令他十分烦闷。一日,一位新来的小吏斗胆向其进言,说道:“下官有一方,专治多年恶疮,即便顽恶疮病,不过数次便会痊愈。大人您不妨一试。”“方药为何?快快道来。”小吏答:“方也简单,采些鲜马齿苋,捣烂敷到疮口,每日换药就成。”武元衡听了觉得不妨一试,如法应用了几次后,腿上的廉疮竟然真的就渐渐痊愈了。一味简单的四处可见的草药,竟然解决了名医们都几乎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真是神奇!宰相的李綘对岐*素有研究,听说了此事,便把它载入了《兵部手集方》中,流传了下来。再后来,到了明代,医药学大家李时珍据此把马齿苋“清热解*,攻血消肿”之效写入了《本草纲目》。
马齿苋药性酸,寒。归肝、大肠经。功效主在清热解*,凉血止血,止痢。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齿苋含有多种有机物、氨基酸、糖、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硒、钾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等。马齿苋的乙醇提取物及水煎液对痢疾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杜盎小芽孢癣菌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松弛骨骼肌,兴奋子宫平滑肌,能升高血钾浓度,还有利尿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武元衡用马齿苋治臁疮用到的便是它的消炎杀菌功效。《医宗金鉴》也有记载,单用马齿苋煎汤内服并外洗,再以鲜品捣烂外敷,还可治火热*盛,痈肿疗疮,丹*,以及蛇虫咬伤,湿疹。
民间称马齿苋为长寿草不仅是因为它能入药,马齿苋非常抗旱,灾荒之年能更能用来果腹。若大灾之后再遭大疫,马齿苋又有了用武之地。《圣惠方》中记载,将马齿苋与粳米煮粥,空腹服食,可以治疗热*血痢。《经效产宝》中记载,鲜马齿苋捣汁入蜜调服,治疗产后血痢。另外,马齿苋还可治疗便血、痔疮出血,脓血便、里急后重,甚至是湿热淋证,带下等。
最后说一则关于马齿苋的传说吧!远古时的马齿苋长得和树一样高大,十个太阳在天上猖狂时,地上的花花草草被晒死了十之八九,只有马齿苋抗住了火一样的暴晒。无处躲藏的男男女女便到马齿苋树下躲避,等到后羿持箭射下九个太阳时,马齿苋已经被晒得只剩下小小一棵,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