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史上有一把传奇的紫砂壶,不仅被公认为史上第一把紫砂壶,还是中国历史十大名壶之首,它就是供春壶。
供春其人,本叫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据《阳羡茗壶系》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于宜兴金沙寺,书僮供春看见有僧人以陶缸中的细土澄炼,捏筑为壶,供春便“窃仿老伪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茶壶。
供春所作的壶,被认为是最早的紫砂壶,而他所作的壶通称“供春壶”,尤其特指那把树瘿壶。
供春一直被尊为紫砂始祖,其所作之供春壶也极富传奇色彩。那把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供春壶》被普遍认为是其真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成为许多藏家、壶艺大家研究的对象。
关于这把壶的流传经历,也有一段历史。
年春,宜兴人储南强在苏州一杂货摊闲逛时买下了一只破茶壶。这茶壶身上堆满灰尘,茶壶盖子已经遗失,茶壶手柄处还有部分瓷片已经被撞破。茶壶把下刻着“供春”二字。储南强把壶带回宜兴老家之后,找来几个懂行的朋友家对此壶进行研究鉴定,他们一致认为此茶壶是一件国宝,乃失踪了多年的紫砂壶珍品国宝。
多年的历史沧桑中,这把壶先后被沈均和、吴大徵、博叔和等人收藏。近代以后,由于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紫砂壶流落民间,并无意中被褚南强买到。
在鉴定此壶是绝品之后,储南强请来紫砂壶大师*玉麟配了一个壶盖,壶盖为南瓜瓜蒂的样子,配上去后非常完整、精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新建立国家博物馆,而储南强先生于年,经过郑重思考,遂将一生所藏尽皆捐献给国家。而这把树瘘供春壶也终于结束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