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至一阴生,千万要注意温养,把握天地法则 [复制链接]

1#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3.html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是地球的物理。我们的身体,冬天吃火锅,什么都不怕,消化力很强;夏天就不行了,胃是寒的。所以这就是天地阴阳的道理。阴阳两个字是代号,它是古人把科学东西的浓缩;不要因为自己不通,看到阴阳就头昏了。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一年三百六十天,分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再重复一次,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气,所以一年七十二候,二十四个节气,都有变化。中国的这些科学与医学都是相通的,像季节变化等等,通了以后才知道其中有个原理的。

一年来讲,冬至一阳生开始,白天慢慢长起来了。到了夏至一阴生,夏至也叫做长至,白天开始短起来了,这个道理要配合天文。有些科学家随便骂,什么天人合一他也没有搞清楚;不管他是什么大学者、博士,反正你学识不到不要乱开口,免得人家笑你。所以说,阴阳四时对人影响非常重大。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违反这个原则就生病了,整个地球人类,身体也是一样。顺着这个四时的变化,则不会生病。拿生理医理来讲,“是谓得道”。这个“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守住那个原则、那个法则。道者路也,这是人生的大道,一条路。顺随这个法则生活,你就得道了。

所以“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这是中国道的文化,这里讲“道”就是一个大原则,生命的一个大的法则。圣人就依这个法则来活着,笨人只在心上记住,像一个玉佩一样挂着而已。

整理自《小言*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

农历四月阳能的放射到了极点,到了五月,于是有一个节气夏至来了,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开始回收了,以现代的地球物理来说,地球又开始吸收太阳的放射能进来了,就像人类的呼吸一样,要吸气了。

中国老祖宗说过,地球、太阳、月亮,都是“物也”——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人类把它害了。我们中国在汉代就发现了煤矿,可是不准挖,《易经》的道理,地球是挖不得的。现在自然科学进步,挖煤,挖油,挖各种矿,到处挖,好像一个苹果,被小孩偷偷用小匙挖来吃了,天天挖下去,表面上看来是完整的,实际上只存了一个壳壳,里面空了,开始烂了,于是虫就生得越多。和地球上的人类一样,越来越多,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节制人口,也没有办法,这是中国道家的看法。

中国人素来认为地球是一个活动生命,也这样来赞美它。美国人近些年打洞到地心去探勘,中国人几千年前就知道地下是通的。道家的《五岳真形》这部书,大家过去都看不懂,看起来古古怪怪,东一个洞,西一个洞,都是洞连起来,都是地下洞。道家说陕西的*陵后面有一个封了的洞,据说这个洞可以通到南京。许多洞都是通的,而地球的呼吸在西北,在新疆。

清朝有一本书指出的,该书的作者曾经实地看过,在塔里木有一个洞,每年清明一定的时间,如人叹气一样,发出声音,并由洞里吹出风来,无论人畜,如果遇上这股气,连影子都找不到,被化掉了。这股气吹出去,经西伯利亚等地,经过二十四小时又回来了,就像人吸气一样,吸进去,然后又安然无事了。

在沙漠地带,人随水草而居,水是会搬动的,水搬移起来很怪,一个湖水,会像一方豆腐一样,在地上滚动,而所经过的途中,地上还会遗留一些鱼虾之类的水中生物。这些都是一位青海籍的蒙古族朋友告诉我,是他亲身所经历看见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人类的知识到底有限,有些事不能不信。我们古代说的“大块噫气”,即地球叹气。所以我们中国道家的观念,始终认为地球是一个活的生命,它本身会呼吸,而人类之于地球,等于跳蚤之于人类,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跳蚤就抓了,地球对于我们人类,亦很讨厌,在它身上爬来爬去,还弄些十轮大卡车滚来滚去,好像人类生了疥疮一样,除也除不掉,很难受。

所以用《易经》的道理来看地球,乃至这个宇宙、天体和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一个整体,而且生命的法则是一样,所以农历五月是夏至一阴生。一阴生的现象,从人类社会中也可以看见。

现在都市中由于冷暖气的影响,较不显著;试到乡下去观察,就可看到土墙房屋的墙壁,在夏至以后便发霉了,表示潮湿来了,阴气来了。人的身体保养要注意,如果多吹电扇,加上吃冰淇淋,没有不生病的,那时生病的人特别多,就是一阴生的关系。

夏至基本信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经90°;于公历6月2~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温馨提示

“过了夏至节,锄头不停歇”,夏至后农作物生长速度很快,杂草的生长速度也很快,杂草不仅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阳光,而且还容易导致病虫害滋生,因此夏至后抓紧中耕除草是有效的增产手段。总结,夏至怕无雨、怕刮北风、怕寒气入侵,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所得,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的气候差异大,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但愿年风调雨顺!(声明:我们尊重版权,也乐于分享!文章来源网络;图片来源于静之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