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11-17
小叶子的第1篇原创,共字
你好呀(*′▽`)ノノ,我是小叶子,一名开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中医学生。
我在年11月15日跟我的师父公证了师承合同,并在卫生局备案,现在正式开始我的从师生涯。
师承中医需要三年的时间,方可有资格参与认证考试。时间看起来比较充裕,但其实学中医要掌握的知识及经验是极其多的,所以还是比较紧张。
在学习中医实操之前呢,需要有9本理论书籍、4部经典医学著作要学习。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分享我的学医经历和知识。
今天我们从第1本《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入手……
《中医基础理论》之绪论篇,中医理论体系
这本书是基础中的基础,开篇讲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中医是怎么来的?
1.定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2.形成条件:
①社会文化基础——“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
②科学技术基础——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疾病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③医药实践基础——殷商时期,“*药”应用于治病;西周时期,医家为疾病确立了专门病名,提出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春秋时期,秦国医和提出“六气致病”理论,开创了中医病因理论的先河;战国时期,扁鹊仓公等专业医生出现,确立部分疾病的诊断方法。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已基本形成。
除应用药物、针灸、导引等治病方法外,还出现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疗法,如《吕氏春秋》记载文贽用激怒方法治愈齐闵王的忧思病。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个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范围,并记载个药名、个药方……
④古代哲学思想——气一元论的万物本原论思想,为中医学整体观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阴阳学说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的系统论思想,对中医学方法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促进作用。
3.形成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①《*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共18卷篇。
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等;
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构建了藏象学说,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将人体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精神等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
创立了经络学说,阐述对机体的网络调节作用,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从而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
在疾病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病因、发病、病机及疾病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②《难经》又称《*帝八十一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从而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③《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著,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伤寒论》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康复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论述;《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内伤杂病,对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外科的40余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处方、用药等都有详细记载。
④《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全书载药种,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主益气;中品之药有*或无*,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主除病邪、破积聚。根据中药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书中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与病机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这里画一条分割线,下面是中医的发展历程,包含各个学派和古书籍,如果学习时间不够,可以先忽略。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
4.发展时期:
①魏晋隋唐时期(公元-年)
《脉经》晋·王叔和著,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的脉象鉴别;提倡“寸口诊法”,明确左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与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证与操作方法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两书关于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养生之术、备急之方、病证诊治等内容,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②宋金元时期(公元-年)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主张火热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为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主要病机,故在治疗中多用寒凉药,后人称为“寒凉派”。代表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力倡攻邪论,提出“病由邪生”,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故在治疗中多用汗、吐、下三法,后人称为“攻邪派”。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力倡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为“补土派”。代表著作为《脾胃论》。
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称朱丹溪):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
③明清时期(公元-年)
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等医家,重视命门学说,创新对命门概念及其功能的认识。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在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注重“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理论源自《内经》。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理论。提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六淫病邪;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相互传染,形成广泛性流行,症状、病程多类似;不同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人与禽畜皆有疫病,但各不相同又有一定联系。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创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顺传,以及“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逆传。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创新温病理论的湿热病因理论。阐明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
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主张“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中药种,分为16部60类,为驰名中外的中药学巨著。
明·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余部医籍,为著名中医学全书。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以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方证为主,为著名中医学临床医学丛书。
清·陈梦雷等著《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分类编排文献注释、基础理论、分科证治、医家传略、艺文记事等,为著名中医学类书。
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临床各科理法方药歌诀俱备,医院的中医学教科书。
清·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近代与现代(公元年以后)
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字赤电)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唐宗海(字容川)、朱沛文(字少廉)、恽树珏(字铁樵)、张锡纯(字寿甫)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提出既要坚持中医学之所长,又要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从理论到临床汇通中西医的观点,如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医学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年以后),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啦,明天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