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阴真的超重要der [复制链接]

1#
人生在世,头等大事,是什么?吃,进食。民以食为天,中医先靠边。在吃这个过程中,就会造成很多很多的损伤,不管你吃什么都好。我们先这样捋一捋思路。比如,得了一些胃肠道的传染病,什么诺如病*、轮状病*,得完这个病*之后上吐下泻的,首先丢失水分。哪怕它病*是寒湿的,但是它也会伤胃阴,对不对?吃东西首先进入肠胃,对不对?先进入到胃,再到肠,胃肠胃肠,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这两条都是阳明,阳明最先接触这些食物,然后消化,正常下它都需要很多的水分。你看,感染后冲涮病*这些,胃液肠液丢失了,不就阴伤了?这是一条外感的路径造成的胃阴的丢失。还有一些饮食造成的,比如去吃个烧烤烘烤类的,比如说饼干、烤鸡翅、烤羊排、烤牛排、汉堡、烙饼、披萨或者家里各种煎的炸的,包括你们所说的煎的那种,各种什么饼。手抓饼、煎饼果子、烤冷面、各种烧烤,以及热性很大的调料调味料,辛辣的等等。这些热性的吃进去之后,他的胃阴消耗得非常快。比如说吃个辣的,吃完就口渴,口很渴,不说吃别的,你吃个薯条,炸薯条,炸串,吃完后总想喝水,是不是?因为那个食物经过油炸之后,它脱水很厉害。脱水才能脆对不对?它本身脱水的,你把它放到桌面上一天,它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它变软对不对?你吃到胃里面之后,它会把人体的水分吸过去,水分流过去,它就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胃阴。这个胃阴一旦消耗之后,会出现一种虚性的亢奋。阴虚了,胃就会出现亢奋的表现,就是胃口很大,总想吃。我们广东人讲的化骨龙。这也想吃,那也想吃,馋啊。各种不给吃,闹,饭吃完饱也饱了,吃下去之后呢,它没有胃阴,就是胃液不足,胃酸不足也好,肠液不足也好,它不消化,它化不开啊,它胃阴没有啊,它不能腐熟食物。所以,它就变成什么呢?继发积食。阴虚的本症已经有了,我们到积食的标症。标症就是食积,一旦积之后,再继发,他就变成湿热痰饮,一般情况下变湿热为多,湿热之后,上蒸,沿着经络到了舌头,就出现腻苔了。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胃阴虚之后造成了它的腐熟不够,运化不了,受纳不了,不能够腐熟食物之后,食物、食积造成了痰湿、湿热,开始上蒸。因为你胃阴不足,它是虚热的,你那个食物它变成湿结合热,它往上走到舌头,就变腻了。腻了出现口臭,它的热气会产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再往上走到鼻子,出鼻血,或者堵鼻子打鼾这些。走到肠,肠阴也不足,大便就干燥,结羊粪球,要么肛裂出血或痔疮。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这种体质的孩子可能更加容易得什么?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他这个体质决定了他胃阴不足,然后容易口渴,半夜喉咙干、睡不着、盗汗这一系列的反应,基于这个胃阴不足。你看见没有?外感跟内伤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胃阴不足,他会口干,然后还会什么呢?从身体其他部位调动液体到胃,会出现皮肤干燥。人偏瘦小,怎么吃他都不长肉,因为吃下去他不腐熟,它第一个关口没到,胃过不了这一关,脾就没办法发挥作用,对不对?有个先来后到。所以饮食上面呢,我们讲阴气是很重要的。之前我讲过《阳气真的超重要der》,其实这个阴气一样很重要。当然这意思是说,我们发现胃阴是不能够过度地去消耗它,就是吃东西这一块,病从口入,最最最主要还是病从口入。就是吃的东西热性太高,吃完就口干,那你觉着胃阴就会损伤的时候,这段时间内暂时先别吃这个,让胃阴慢慢恢复它就好了。所以呢,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这一块怎么讲呢?比如说你某一次吃了不对的东西之后,胃阴消耗了。比如说吃烤鸡,吃了烤鸡伤了胃阴,你觉得我伤了胃阴,我吃点什么凉的,吃点什么西瓜补补?糟糕。这时候我们阳气又有损伤。这个时候,就是说你胃阴没补充回来的时候,你一下子进了太多寒凉东西之后,本来不就能腐熟,痰湿可不又加重了,就阴虚没有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加重了湿气,湿气在胃阴的烧烤之下,就变成了湿热。不是说你不能吃,你过一会儿,先让胃里东西消化一下,再吃,吃的时候也不要多,就少少几块西瓜或梨什么的,这个量你要把握好。凡事不要绝对。胃不能够很好地分泌胃酸,那不就是没有胃阴吗?某种角度看那没有胃阴就是胃酸不足了呗。但是他为什么又会出现烧心、反酸胃酸过多的表现呢?因为你胃阴不足继发的食积产生了这种湿热。它就出现了酸、臭、反酸水,这是湿,不是胃阴,感觉你以为是胃酸分泌过多,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胃阴不足,这个阴它不一定是等于胃酸,而是一种消化能力。所以说我大口七里面用了什么?用了玉竹。主要这个玉竹很关键的一个作用,就是滋养胃阴。吃了这个胃口就好了。但凡这类型的孩子,出大口七之前我已经留意到这个问题。但是经过大口七出产以后,我在这个配方基础上再重复运用之后发现,它可以有更好的搭配,特别是改善大便干结这一块特别好。不仅开胃,大便也顺畅了。其实很多孩子是胃口很好,大便就很干。你用之前我那个培土去改变,它还不行,培土那个偏脾阴不足,大口七偏胃阴不足,还是有区别。玉竹这个它对胃阴不足的大便干燥效果特别好,所以这方面,我就把玉竹的量再调整一下。其实玉竹、沙参、麦冬、白扁豆也可以。胃阴不足的孩子常见剥苔。但是他剥苔呢,它是时隐时现,一会儿剥,一会儿不剥,它根子上还是剥。它不剥呢,就是说可能这两天饮食好一点,吃点药,养养,没养够,然后又出去吃了一顿,他胃阴还接着伤。那剥苔就剥苔,他为什么还腻苔呢?所以你们一定要想好这先后的关系。他是在这个胃阴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食积,食积又变化为湿热。湿热又上蒸于舌头,上蒸在舌面上形成苔,它变成了一种腻苔,腻苔刮开来一看,底下是剥苔,它还有热,还会起红点。要么草莓舌,等等这些。所以,就是说你要学中医就是这样,你要整个人沉浸在中医的这个思维中,你就观察,你就思考,你就看书,你就看病,它为什么会这样?你不刨根问底,你就不会想到怎么治这个问题。你看书,都想胃强脾弱胃强脾弱,什么是胃强脾弱?哪胃强脾弱啊?它就是一个胃阴不足。胃阴恢复了之后你再来健脾就有用。你要是胃阴你这个时候,你看他不吃饭你给他健脾,越健脾越糟糕。它根本不是升的问题,它是降的问题,它不是脾升不起来,它是胃降不下去。没有胃阴它降不下去。胃一旦下降,脾就会上升。就像拉个滑轮一样,你往下一拉,滑轮那边的那个桶就往上升。这样的升降才有序,你降了它才能升,你升了它自然会降。这个东西很难搞。但是你一定要会看到关键的问题卡在哪个点上,就这一点你没看到,这个病就治不好。那你要养胃阴你怎么养?按摩往哪里按?你要降,你按天枢,天枢把它揉一揉,降一降。你按一下内庭,内庭那个地方很不好按,但是你就那一节你按一按,养养胃阴。我不是说凭空想象来的这一篇文章。为什么明明是湿热你不袪湿热,你去养胃阴,你养胃阴不是增加湿吗?那你回头再想一想这先后关系之后,你才发现,噢,我要一边养胃阴一边祛湿。这样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你用这种方法会事半功倍。有没有这种又养胃又袪湿热的方子呢?有,叫甘露饮,它不是甘露消*丹,是甘露饮。甘露饮里面有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这个养阴,不仅养胃阴也养肾阴,袪湿热用的是什么呢?用枇杷叶跟什么?跟绵茵陈。为什么用绵茵陈祛湿又用枇杷叶呢?因为你祛湿的话必先行肺气,肺气的宣发肃降有助于湿气的运行,所以枇杷叶在上,搭上绵茵陈,它往下走。还有什么呢?你还有热,*芩清热,可以清中焦湿热。还有枳壳,它降胃,把它降下去,然后放一点点甘草调和诸药,不用甘草也可以,十味药,甘露饮。你别小看这个方子。我用来治那种鼻塞的、腺样体肥大的,它属于这种病机的,效果很好,他鼻子就会通。这个药里面你看,你怎么把它联系起来?治胃怎么就治鼻子去呢?胃的经络到鼻子吗?它胃阴不足造成了湿热,湿热它循着经络就堵在鼻子上了对吧。你胃阴不滋,它胃的腐熟功能不能恢复。腐熟功能不能恢复,只要你一吃东西,它就变湿热,你吃东西,它就变湿热。对不对?它是先后次序。然后呢,甘露饮里面,它有祛湿的,绵茵陈啊枇杷叶啊用一点点枳壳,这样把这个食积湿热往下一通,好了。这个东西没了,但是根子上它还是治胃阴啊。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你学中医有没有去融会贯通?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逻辑是怎么层层递进的?那么这样看,我们学中医,你们可以说看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