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对于南方人而言很少有人知道大黄米和小黄米。因为黄米一族产于北方,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黄米这个词主要是区分白米而产生的一个相对的词。大众说的黄米主要是指粟米,在古代被称为黍米。在北方地区俗称谷子,是真正的小米。大黄米原名叫做“糜子”,古代称为稷米。由于这两种黄米都是黄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是同一种类。其实他们是不一样的,大黄米(糜子)比小米的颗粒要大一些,而且营养功效和做法都是不同的。
先来说黄小米,是谷壳脱壳后的产物,黄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脂肪3.0%-4.6%及维生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不低于稻和麦。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中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煮粥调养和滋补身体。小米熬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享有“代参汤”的美称。
再说大黄米,大黄米产于糜子中,大黄米分为两种,一种是软黄米,一种是硬黄米。软黄米和南方的糯米很相似,可以用来包粽子,也可以做年糕;很受人们喜爱。而另一种硬黄米是有些人家代替白米而做饭用的食物,这种米,由于口感粗糙,现在已经很少种植,即使种植也仅仅是由于喜欢这种口感。软黄米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肺、利大肠的功效。能辅助治疗冻疮、疥疮和毒热等病症。但是由于软黄米粘性大,不宜多吃,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一次不能多吃。